什么难治型DLBCL

2025-03-29 10:22:25       3290次阅读

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Diffuse Large B-Cell Lymphoma, DLBCL)是成人非霍奇金淋巴瘤(NHL)中最常见的一种类型,约占所有NHL的30%至40%。DLBCL的临床表现多样,预后因素复杂,其中难治型DLBCL因其治疗响应不佳和预后较差而备受关注。本文将对难治型DLBCL的疾病原理进行详细解析。

一、DLBCL的分子分类

DLBCL并非单一疾病,而是一组具有不同分子特征和临床表现的异质性疾病。根据基因表达谱(GEP)分析,DLBCL可分为以下三个主要亚型:

Germinal Center B-Cell-like (GCB) 亚型:约占DLBCL的50%,与生发中心B细胞的基因表达模式相似。

Activated B-Cell-like (ABC) 亚型:约占DLBCL的30%,与活化B细胞的基因表达模式相似。

其他少见亚型:如原发性纵隔大B细胞淋巴瘤(PMBL)等。

二、难治型DLBCL的特点

难治型DLBCL主要表现为:

对标准治疗方案(如R-CHOP方案)的原发耐药或早期复发。

多线治疗后仍无法获得持久缓解。

预后较差,中位生存时间显著短于其他DLBCL患者。

难治型DLBCL的发病机制复杂,可能与以下因素有关:

肿瘤微环境:ABC亚型DLBCL中,肿瘤微环境异常活化,促进肿瘤细胞增殖和免疫逃逸。

免疫抑制:ABC亚型DLBCL中,免疫抑制性细胞(如调节性T细胞)增多,抑制机体的抗肿瘤免疫反应。

基因突变:难治型DLBCL中,某些关键基因(如MYD88、CD79B等)的突变可能导致对化疗药物的耐药性增强。

表观遗传学改变:难治型DLBCL中,某些表观遗传学修饰异常,导致抑癌基因失活和促癌基因激活。

三、难治型DLBCL的治疗策略

针对难治型DLBCL的治疗,目前主要采取以下策略:

个体化治疗:根据患者的分子分型、基因突变和表观遗传学改变,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案。

新药研发:针对难治型DLBCL的关键分子靶点,开发新型靶向药物。

免疫治疗:利用CAR-T细胞疗法、免疫检查点抑制剂等手段,增强机体的抗肿瘤免疫反应。

联合治疗:采用多种治疗手段的联合应用,提高难治型DLBCL的治疗效果。

四、难治型DLBCL的预后因素

难治型DLBCL的预后因素主要包括:

年龄:老年患者预后较差。

国际预后指数(IPI)评分:高IPI评分患者预后不佳。

分子分型:ABC亚型DLBCL预后较差。

基因突变:某些基因突变(如MYD88、CD79B等)与难治型DLBCL的发生密切相关。

治疗反应:对标准治疗方案无反应或早期复发的患者预后较差。

总结

难治型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是一种高度异质性的疾病,其发病机制复杂,预后较差。深入理解难治型DLBCL的分子分类、发病机制和预后因素,有助于指导个体化治疗策略的制定,改善患者的预后。未来,随着新药研发和免疫治疗的不断进展,难治型DLBCL的治疗有望取得新的突破。

徐亮

北京大学肿瘤医院

下一篇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的流行病学
上一篇胃癌一线治疗的优选方案
联系我们/ABOUT US
  • 电话:010-87153955
  • 地址:北京市丰台区南方庄1号院安富大厦1416室
  • 电邮:mail@dzjkkp.org
扫一扫 关注我们

版权所有 © 北京大众健康科普促进会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18047971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60210513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