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全球范围内,肝癌是导致死亡的主要癌症之一,而中国作为肝癌的高发国家,其肝癌患者数量占全球的一半左右。探讨中国肝癌患者的发病原因,我们不能忽视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与肝癌之间的紧密联系。根据《中国肿瘤整合诊治指南(CACA)-肝癌部分(2022版)》,超过90%的中国肝癌患者与乙型肝炎病毒感染相关。本文将从乙肝感染与肝癌的关系、预防措施以及抗病毒治疗对肝癌风险的影响等方面进行详细阐述。
乙肝感染与肝癌的关联
乙型肝炎病毒是一种DNA病毒,其传播途径包括血液、母婴传播、性接触等。乙肝病毒感染人体后,可引发急慢性肝炎,其中部分患者会发展为肝硬化,最终导致肝癌。乙型肝炎表面抗原(HBsAg)是乙肝病毒感染的重要标志物,HBsAg阳性的个体肝癌发病风险显著增加。乙肝病毒通过其DNA的整合,可能激活癌基因、导致基因突变,促进肝细胞的恶变,从而增加肝癌的发生概率。
肝癌的独立危险因素
除了乙型肝炎病毒,丙型肝炎病毒(HCV)感染也是肝癌的独立危险因素。然而,在中国患者中,HCV感染导致的肝癌比例相对较低。因此,乙肝病毒感染是导致中国肝癌患者发病的主要病因之一。
疾病预防新视角
鉴于乙肝病毒感染与肝癌的密切关系,对乙肝病毒感染者进行有效的预防和管理显得尤为重要。预防措施包括:
疫苗接种
:乙型肝炎疫苗是预防乙肝感染最经济、有效的手段。新生儿出生后24小时内接种首剂乙肝疫苗,可以显著降低乙肝病毒感染率。
母婴阻断
:对于HBsAg阳性的孕妇,通过母婴阻断措施,如新生儿出生后立即注射乙肝免疫球蛋白和乙肝疫苗,可以有效降低母婴传播的风险。
高危人群筛查
:对有高风险感染乙肝的人群,如医务工作者、血液透析患者等,进行定期筛查和监测,及时发现并干预乙肝病毒感染。
抗病毒治疗
:对于慢性乙型肝炎患者,采取有效的抗病毒治疗,不仅可以控制肝炎病情,还能显著降低肝癌的发生风险。
结语
中国肝癌患者中乙肝感染比例高,这提示我们在肝癌防控中,应重视乙肝病毒感染的预防和管理。通过疫苗接种、母婴阻断、高危人群筛查以及抗病毒治疗等综合措施,可以有效降低乙肝病毒感染率,减少肝癌的发生,从而改善中国肝癌患者的预后。预防乙肝感染,不仅是防控乙肝的关键,也是降低肝癌发病风险的重要策略。
方皓
河北医科大学第四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