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癌是一种常见的恶性肿瘤,其发病率和死亡率在全球范围内都较高,尤其在亚洲地区。由于肝脏本身没有痛觉神经,加之早期症状不明显或被忽视,导致许多肝癌患者确诊时已处于疾病晚期。因此,了解肝癌的早期症状对于早期诊断和治疗至关重要。本文将从疾病原理角度解析肝癌患者的早期症状。
一、肝癌的发病机制
肝癌的发生与多种因素有关,主要包括:
慢性肝炎病毒感染:乙型肝炎病毒(HBV)和丙型肝炎病毒(HCV)是肝癌的主要致病因素。长期慢性病毒感染导致肝细胞持续损伤和再生,增加癌变风险。
肝硬化:各种原因引起的肝硬化均可增加肝癌发生的风险,其中以病毒性肝炎引起的肝硬化最为常见。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NASH):随着肥胖和代谢综合征的流行,NASH已成为肝癌的新病因。
遗传因素:家族遗传性肝癌综合征等遗传因素可增加个体发生肝癌的风险。
环境和生活方式因素:长期饮酒、吸烟、接触致癌物质(如黄曲霉素)等不良生活习惯也是肝癌的诱发因素。
二、肝癌的早期症状
由于肝脏具有较强的代偿功能,肝癌早期往往缺乏特异性症状。但随着病情进展,患者可能出现以下早期症状:
乏力和消瘦:肝脏是人体重要的代谢器官,肝癌患者由于肝功能受损,可出现全身乏力、消瘦等症状。
上腹部不适:部分肝癌患者可出现右上腹隐痛、胀痛或不适感,尤其在饱餐后或夜间加重。
消化不良:肝癌患者可出现食欲减退、腹胀、恶心、呕吐等消化不良症状,易被误诊为胃肠道疾病。
黄疸:随着肿瘤增大压迫胆管或侵犯肝内胆管,部分患者可出现皮肤和巩膜黄染,伴有尿黄、大便陶土色等梗阻性黄疸表现。
肝区肿块:部分患者在体检时可触及右上腹部质硬、无压痛的肿块,提示肝脏占位性病变。
肝功能异常:部分患者无明显症状,但体检发现肝功能异常,如转氨酶升高、胆红素升高等,需警惕肝癌可能。
三、高危人群的筛查和预防
定期体检:肝癌高危人群应定期进行肝功能检查、血清甲胎蛋白(AFP)测定和肝脏超声检查,以提高早期发现率。
抗病毒治疗: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应接受规范化的抗病毒治疗,以降低肝硬化和肝癌的风险。
健康生活方式:限戒烟酒,保持健康饮食习惯,控制体重,避免接触致癌物质,以降低肝癌发生风险。
预防肝炎:接种乙肝疫苗和丙肝疫苗,阻断病毒传播,降低肝癌发生率。
总之,了解肝癌的早期症状对于提高患者的自我保健意识和早期诊断率具有重要意义。高危人群应重视定期体检,发现异常及时就医,以获得更好的治疗效果和预后。同时,通过健康的生活方式和预防措施,降低肝癌的发生风险,维护肝脏健康。
张晓飞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东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