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癌是一种全球范围内常见的恶性肿瘤,其发病率和死亡率均居高不下。由于早期肝癌症状不明显,许多患者在确诊时已处于疾病的晚期阶段,错过了手术切除的最佳时机。在这种情况下,介入治疗作为非手术治疗的重要方式,为晚期肝癌患者提供了新的治疗选择和希望。本文将详细介绍介入治疗在晚期肝癌管理中的关键作用。
一、晚期肝癌的治疗现状 晚期肝癌患者由于肿瘤较大、侵犯范围广或者存在远处转移,往往无法进行手术切除。传统的放化疗对这部分患者的效果有限,且副作用较大,患者的生活质量和生存期难以得到有效改善。因此,寻找新的治疗手段成为晚期肝癌治疗的迫切需求。
二、介入治疗的定义和分类 介入治疗是一种在影像学引导下,通过微创手段直接作用于肿瘤的治疗方法。根据治疗目的的不同,介入治疗可分为血管性介入治疗和非血管性介入治疗两大类。血管性介入治疗主要包括经肝动脉化疗栓塞术(TACE)和经肝动脉栓塞术(TAE),而非血管性介入治疗则包括射频消融、微波消融、冷冻治疗等。
三、介入治疗在晚期肝癌中的应用 1. 经肝动脉化疗栓塞术(TACE) TACE是目前晚期肝癌患者最常用的介入治疗方法之一。通过将化疗药物和栓塞剂直接注入肝动脉,TACE能够使肿瘤局部药物浓度显著升高,同时阻断肿瘤的血供,达到抑制肿瘤生长和转移的目的。研究表明,TACE能够显著延长晚期肝癌患者的生存期,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
射频消融(RFA) RFA是一种利用高频电流产生的热效应直接消融肿瘤组织的方法。对于直径小于3cm的肝癌病灶,RFA能够实现局部完全消融,达到与手术切除相似的疗效。对于部分直径较大的病灶,RFA可作为TACE的补充治疗,进一步提高治疗效果。
微波消融(MWA) MWA与RFA的原理相似,但微波产生的热效应范围更大,消融速度更快。对于直径较大的肝癌病灶,MWA具有较好的消融效果。同时,MWA对邻近血管和胆管的损伤较小,安全性较高。
四、介入治疗的优势 1. 微创性 介入治疗通过皮肤穿刺或血管插管即可完成,创伤小,术后恢复快,患者耐受性好。
精确性 介入治疗在影像学引导下进行,能够精确作用于肿瘤组织,减少对正常肝组织的损伤。
可重复性 对于多发或复发的肝癌病灶,介入治疗可多次重复进行,为患者提供持续的治疗手段。
疗效确切 多项研究表明,介入治疗能够显著延长晚期肝癌患者的生存期,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
五、介入治疗的适应症和禁忌症 1. 适应症 对于不能手术切除、放化疗效果不佳的晚期肝癌患者,介入治疗是一种有效的治疗手段。同时,对于部分直径较小的肝癌病灶,介入治疗可作为首选治疗方法。
禁忌症 对于存在严重凝血功能障碍、严重心肺功能不全、严重肝肾功能障碍的患者,介入治疗需慎重考虑。
综上所述,介入治疗在晚期肝癌管理中发挥着关键作用。通过微创、精确、可重复的治疗方式,介入治疗能够显著延长晚期肝癌患者的生存期,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随着介入技术的不断发展和创新,相信介入治疗将在肝癌治疗领域发挥更大的作用。
朱金霞
河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人民路院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