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医学技术的不断进步,非小细胞肺癌(NSCLC)的治疗手段也日趋多样化。其中,冷冻消融技术与中医养肺方的联合应用引起了广泛关注。本文将深入探讨这一联合治疗策略的作用机制,并从全转录组学角度揭示其疗效背后的科学原理。
冷冻消融技术的原理与优势:
冷冻消融技术,作为一种微创治疗手段,主要通过冷冻的方式来破坏肿瘤细胞。该技术利用极低的温度(通常为-196°C的液氮)迅速冷冻肿瘤组织,导致细胞内外形成冰晶,进而使细胞膜破裂,细胞器功能受损,最终导致细胞死亡。相较于传统的手术切除和放疗,冷冻消融技术具有创伤小、恢复快、并发症少等优势,特别适合于不能耐受手术或手术风险较高的患者。此外,冷冻消融技术在治疗过程中能够减少对周围正常组织的损伤,从而降低术后并发症的风险。
养肺方的活性成分及其作用:
养肺方是中医治疗肺部疾病的一种经典方剂,其主要活性成分包括多种萜类化合物、黄酮类化合物和醛类化合物等。这些活性成分已被证实具有多种药理作用,包括抑制肿瘤生长、调节免疫反应、抗氧化应激等。例如,萜类化合物能够通过抑制肿瘤细胞的增殖和诱导凋亡来抑制肿瘤生长;黄酮类化合物则具有抗炎、抗氧化和免疫调节作用;醛类化合物则能够通过抑制炎症反应和调节免疫细胞功能来发挥抗肿瘤作用。这些活性成分的协同作用,使得养肺方在抑制肿瘤生长和调节免疫反应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联合治疗的实验研究与疗效:
为了探究冷冻消融联合养肺方治疗非小细胞肺癌的疗效,研究者在动物模型中进行了实验研究。通过建立Lewis肺癌模型的C57BL/6小鼠,研究者将小鼠分为模型组、冷冻消融组、冷冻消融+顺铂组和冷冻消融+养肺方低、中、高剂量组。研究发现,与单独使用冷冻消融或顺铂相比,冷冻消融联合养肺方能够显著减少小鼠肿瘤体积和质量,破坏肿瘤组织结构,并抑制细胞增殖。此外,联合治疗组小鼠的生存时间也显著延长,表明联合治疗具有较好的疗效。
全转录组测序分析揭示的分子机制:
为了深入探究冷冻消融联合养肺方治疗非小细胞肺癌的分子机制,研究者对肿瘤组织进行了全转录组测序分析。结果显示,冷冻消融联合养肺方干预后,肿瘤组织中有1585个差异表达基因,包括1160个mRNA、225个lncRNA、155个miRNA和45个circRNA。这些基因的表达变化主要涉及免疫系统反应、细胞增殖、细胞凋亡等生物过程,以及PI3K-Akt信号通路、Th17细胞分化、mTOR信号通路、FOXO信号通路等癌症相关通路。这些差异表达基因的发现,为进一步阐明联合治疗的分子机制提供了重要线索。
lncRNA/circRNA介导的ceRNA网络的作用:
在肿瘤的发生发展过程中,非编码RNA(如lncRNA和circRNA)扮演着重要角色。通过构建lncRNA/circRNA介导的ceRNA网络,研究者发现这些非编码RNA能够通过竞争性结合miRNA来调控下游靶基因的表达。在冷冻消融联合养肺方治疗中,特定的lncRNA/circRNA能够通过调控肿瘤细胞增殖和肿瘤免疫微环境来发挥重要作用。这一发现为未来治疗非小细胞肺癌提供了新的分子靶点。
结论与展望:
综上所述,冷冻消融联合养肺方在抑制Lewis肺癌小鼠肿瘤生长、破坏肿瘤组织结构、抑制细胞增殖方面显示出显著效果。其作用机制可能与调控特定的lncRNA/miRNA/mRNA轴有关。这一联合治疗策略为非小细胞肺癌的综合治疗提供了新的策略,具有重要的临床应用前景。未来的研究需要进一步探索联合治疗的分子机制,优化治疗方案,并在临床试验中验证其疗效和安全性,以期为非小细胞肺癌患者提供更加有效的治疗选择。
李大磊
连云港市赣榆区人民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