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颗粒淋巴细胞白血病(LGLL),一种罕见的白血病类型,其主要特征是外周血中出现大量异常的大颗粒淋巴细胞。化疗作为治疗LGLL的主要手段,虽然能有效抑制肿瘤细胞的生长,但同时也对患者正常细胞造成一定的损害,导致营养不良、免疫力下降等并发症。因此,在化疗期间对LGLL患者的营养支持显得尤为重要,以提高治疗效果和生活质量。
化疗期间的营养挑战
化疗药物在杀死肿瘤细胞的同时,也会攻击快速分裂的正常细胞,包括胃肠道黏膜细胞,从而影响患者的食欲、消化吸收功能。此外,化疗引起的恶心、呕吐、腹泻等症状会进一步影响患者的营养摄入。营养不良不仅会降低患者的生活质量,还可能影响治疗效果,增加感染风险,延长住院时间,甚至影响生存率。
营养支持的重要性
提高治疗效果
:良好的营养状态有助于增强患者对化疗药物的耐受性,减少治疗中断的风险,从而提高治疗效果。研究显示,营养状况良好的患者对化疗药物的应答更好,治疗反应率更高。
增强免疫力
:充足的营养摄入有助于维持和提高患者的免疫功能,减少感染等并发症的发生。研究证实,营养状态差的患者更容易发生感染,且感染后更难恢复。
改善生活质量
:营养支持可以帮助患者维持体重、保持体力,改善乏力、疲劳等症状,从而提高生活质量。良好的营养状态有助于患者更好地应对化疗带来的不适,提高治疗依从性。
促进康复
:良好的营养状态有助于患者术后恢复,减少住院时间,降低再入院率。充足的营养摄入有助于促进组织修复、增强免疫功能,从而加快康复进程。
营养支持策略
专业营养评估
:由营养师对患者进行详细的营养评估,包括饮食史、体重变化、生化指标等,以制定个性化的营养支持计划。营养评估应贯穿整个化疗过程,并根据患者的营养状况变化及时调整营养支持方案。
饮食调整
:鼓励患者摄入高蛋白、高热量、易消化的食物,适当增加小餐次数,以提高营养摄入。高蛋白食物如鱼、肉、蛋、奶等有助于维持肌肉质量和免疫功能;高热量食物如坚果、谷物、糖分等有助于维持体重和体力。饮食调整应根据患者的食欲、消化吸收功能等情况个性化制定。
营养补充
:对于饮食摄入不足的患者,可以通过口服营养补充剂(ONS)或肠内营养(EN)等方式补充营养。ONS包括蛋白质粉、维生素矿物质片等,EN包括管饲、鼻饲等。营养补充应根据患者的消化吸收功能、营养需求等情况个性化选择。
食欲刺激
:使用药物或非药物手段(如音乐疗法、芳香疗法等)刺激患者食欲,改善饮食摄入。食欲刺激应在营养师指导下进行,以避免过度刺激导致不适。
监测与调整
:定期监测患者的营养状况和生化指标,根据需要调整营养支持计划。监测指标包括体重、生化指标、血常规等,监测频率根据患者的营养风险等级确定。监测结果应由营养师、医生共同评估,并据此调整营养支持方案。
心理支持
:提供心理支持,帮助患者建立积极的心态,提高对饮食和营养管理的依从性。心理支持应贯穿整个化疗过程,并根据患者的心理状况变化及时调整。心理支持可以由营养师、心理医生、社工等提供。
运动指导
:鼓励患者在身体允许的情况下进行适量的运动,以改善食欲、促进消化、增强体力。运动应根据患者的体力、病情等情况个性化选择,并在医生指导下进行。
多学科合作
:营养支持应由营养师、医生、护士、心理医生等多学科团队共同参与,以提供全面、个性化的营养管理。多学科团队应定期交流患者的营养状况,并据此调整营养支持方案。
总之,大颗粒淋巴细胞白血病患者在化疗期间的营养支持是提高治疗效果、减少并发症、改善生活质量的重要措施。通过综合的营养管理,可以帮助患者更好地应对化疗带来的挑战,提高治疗效果和生活质量。营养支持应贯穿整个化疗过程,并根据患者的营养状况变化及时调整。
廖成成
广西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