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癌,作为全球范围内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其发病率和死亡率均居高不下。据世界卫生组织统计,每年约有超过70万人死于肝癌。了解肝癌的临床表现及治疗方式对于早期发现、及时治疗至关重要。本文将详细介绍肝癌的临床表现和主要治疗方法。
肝癌的临床表现
肝癌的早期症状较为隐蔽,很多患者在确诊时已处于中晚期。随着病情进展,患者可能出现以下临床表现:
腹痛
:肝癌早期可能没有明显疼痛,但随着肿瘤的增长,可能会引起右上腹隐痛或不适感。肿瘤侵犯周围组织或神经时,疼痛可加剧。
体重减轻
:肝癌患者可能会出现无明显原因的体重下降,这可能与肿瘤消耗机体营养、食欲减退等因素有关。
黄疸
:随着肿瘤生长压迫或侵犯胆管,可能出现黄疸,表现为皮肤和眼睛的黄染。黄疸是肝癌晚期的常见症状,提示预后较差。
腹水
:肝癌晚期可能伴有腹水,即腹腔内液体积聚。腹水的形成与肝功能不全、门静脉高压等因素有关。
肝脏肿大
:肿瘤生长导致肝脏肿大,患者可能触及到肿大的肝脏。肝脏肿大常伴有压痛,提示肿瘤侵及肝包膜。
消化道症状
:包括食欲减退、恶心、呕吐等。这些症状可能与肝功能不全、胃肠道淤血等因素有关。
发热
:部分患者可能出现发热症状,这可能与肿瘤坏死、感染等因素有关。
乏力和贫血
:由于肿瘤消耗机体营养,患者可能感到乏力和出现贫血症状。贫血可加重患者的全身症状,影响预后。
出血倾向
:肝功能不全可导致凝血功能障碍,患者可能出现鼻出血、牙龈出血等出血倾向。
内分泌失调
:部分肝癌患者可出现内分泌失调症状,如男性乳房发育、女性月经失调等。这与肿瘤分泌激素或影响激素代谢有关。
肝癌的治疗方式
手术治疗
:对于早期肝癌,手术切除是目前最有效的治疗手段。手术切除后一年生存率可达80%以上,五年生存率可达50%以上。手术方式包括肝切除术和肝移植。肝切除术是切除肿瘤及其周围部分正常肝组织,适用于肿瘤局限、肝功能良好的患者。肝移植是将病变肝脏整体切除,植入健康供肝,适用于肝功能严重受损、肿瘤局限的患者。术后辅以综合性治疗,如化疗或靶向治疗,可进一步提高治疗效果。
肝动脉栓塞化疗(TACE)
:通过导管将栓塞物和抗癌药物注入肿瘤的营养血管内,使肿瘤的血流中断,达到缩小肿瘤或使肿瘤消失的效果。TACE被视为非手术治疗的首选方案,尤其适用于不能手术切除的肝癌患者。TACE可缓解症状、延长生存,但可能引起肝功能损害、感染等并发症。
放射治疗
:放射治疗对原发性肝癌有缩小癌块、缓解症状、延长生命的作用。适用于全身情况尚好、肝功能正常、肿块局限但不能切除的病例。放射治疗可分为外照射和内照射,外照射是利用放射源对肿瘤进行照射,内照射是将放射粒子植入肿瘤内进行照射。放射治疗可能出现放射性肝炎、胃肠道反应等并发症。
化疗
:化疗是利用抗癌药物杀死肿瘤细胞,抑制肿瘤生长。适用于晚期肝癌或手术后辅助治疗。常用的化疗药物有顺铂、氟尿嘧啶等。化疗可能出现骨髓抑制、肝肾功能损害等并发症。
靶向治疗
:靶向治疗是针对肿瘤细胞特异性靶点的治疗,可抑制肿瘤生长和血管生成。适用于晚期肝癌,可延长生存、缓解症状。常用的靶向药物有索拉非尼、雷戈非尼等。靶向治疗可能出现皮疹、腹泻、高血压等并发症。
免疫治疗
:免疫治疗是通过激活或增强机体免疫反应,杀伤肿瘤细胞。适用于晚期肝癌,可延长生存、提高生活质量。常用的免疫治疗药物有PD-1/PD-L1抑制剂,如纳武利尤单抗、帕博利珠单抗等。免疫治疗可能出现免疫相关不良反应,如肺炎、肠炎等。
除了上述治疗方式外,肝癌的治疗还包括介入治疗、射频消融、微波消融等局部治疗手段,以及最佳支持治疗、姑息治疗等综合治疗措施。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案需要综合考虑患者的具体情况,如肿瘤的大小、位置、肝功能、全身状况等。
总结
肝癌的临床表现多样,早期诊断和治疗对提高患者生存率至关重要。了解肝癌的治疗方式有助于患者和医生共同制定最佳治疗方案。目前肝癌的治疗手段不断进展,个体化治疗、多学科综合治疗已成为主流。对于肝癌患者,应积极治疗、定期复查,提高生活质量和生存期。若您对肝癌有更多
邹兴菊
四川大学华西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