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癌是全球范围内发病率和死亡率极高的恶性肿瘤之一。随着医学技术的不断进步,治疗肺癌的方法也在不断发展,放射治疗(简称放疗)便是其中的重要手段之一。本文旨在详细科普肺癌放疗的原理、方法及注意事项,以帮助患者和家属更全面地理解这一治疗手段。
放疗的原理
放疗是一种利用高能射线或粒子束破坏肿瘤细胞的DNA结构,抑制其增殖或直接导致细胞死亡的治疗方法。具体来说,放疗的原理基于高能射线或粒子束能够穿透人体组织,直达肿瘤部位,破坏肿瘤细胞的DNA,从而阻止其继续生长和繁殖。对于部分晚期肺癌患者,尤其是携带特定基因突变(如RET基因突变)的患者,放疗可以作为一种有效的局部控制手段。
放疗的方法
外照射放疗(EBRT)
:这是最常见的放疗方式,通过体外的直线加速器产生高能X射线或γ射线,穿透皮肤和组织,直达肿瘤组织。外照射可以是常规分割放疗,也可以是大分割放疗或立体定向放疗。常规分割放疗是指将总剂量分成多个小剂量,分次进行照射,以减少对正常组织的损伤。大分割放疗则是将总剂量分成较少的几次大剂量照射,适用于部分对放疗敏感性较低的肿瘤。立体定向放疗则是利用影像技术精确定位肿瘤,然后使用高剂量的放射线对肿瘤进行精确照射,减少对周围正常组织的损伤。
内照射放疗(Brachytherapy)
:通过将放射性同位素直接植入肿瘤组织或其附近,从内部对肿瘤进行照射。这种方法适合于体积较小、位置较为局限的肿瘤。内照射放疗可以是永久性植入,也可以是暂时性植入。永久性植入是指将放射性同位素永久性植入肿瘤组织,而暂时性植入则是在一定时间内将放射性同位素植入肿瘤组织,照射完成后再取出。
立体定向放疗(SRS)
:立体定向放疗是一种高精度的放疗技术,利用影像技术精确定位肿瘤,然后使用高剂量的放射线对肿瘤进行精确照射,减少对周围正常组织的损伤。立体定向放疗适用于体积较小、位置较为局限的肿瘤,特别是对于脑转移瘤等难以手术切除的肿瘤,立体定向放疗可以作为一种有效的治疗手段。
放疗的适应症
对于携带特定基因突变(如RET基因突变)的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放疗可以作为手术前后的辅助治疗,或作为不能手术患者的主要治疗手段。放疗可用于控制局部症状,如疼痛、出血等,也可用于治疗脑转移。此外,对于部分小细胞肺癌(SCLC)患者,放疗也是重要的治疗手段之一。
放疗的注意事项
副作用管理
:放疗可能导致一些短期和长期的副作用,如皮肤红肿、疼痛、疲劳、食欲不振、放射性肺炎等。医生会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调整治疗方案,并提供相应的支持性治疗,如止痛、抗炎、营养支持等,以减轻患者的不适症状。
定期评估
:在放疗过程中,需要定期进行影像学检查(如CT、MRI、PET-CT等)和血液检查,以评估肿瘤的反应和患者的身体状况。通过定期评估,医生可以及时了解治疗效果,调整治疗方案,以提高治疗效果,减少副作用。
营养和心理支持
:良好的营养和心理状态对于患者应对治疗和提高生活质量至关重要。在放疗期间,患者应保证充足的营养摄入,包括蛋白质、维生素和矿物质等,以维持机体的正常功能。此外,心理支持也是非常重要的,患者应保持积极乐观的心态,与家人和朋友保持良好的沟通,必要时可寻求心理咨询师的帮助。
个体化治疗
:每个患者的病情和身体状况都有所不同,因此放疗方案需要根据个体情况进行调整。医生会综合考虑患者的年龄、性别、肿瘤分期、基因突变情况、基础疾病等因素,制定个体化的放疗方案,以提高治疗效果,减少副作用。
放疗与靶向治疗、免疫治疗的联合应用
:对于部分携带特定基因突变的肺癌患者,放疗可以与靶向治疗、免疫治疗等其他治疗手段联合应用,以提高治疗效果。例如,对于携带EGFR基因突变的非小细胞肺癌患者,放疗可以与EGFR-TKI靶向治疗联合应用;对于PD-L1高表达的非小细胞肺癌患者,放疗可以与PD-1/PD-L1抑制剂免疫治疗联合应用。
结语
肺癌放疗是一种有效的治疗手段,但需要综合考虑患者的具体情况和肿瘤的特性。对于携带特定基因突变的肺癌患者,放疗可以作为手术前后的辅助治疗,也可以作为不能手术患者的主要治疗手段。通过科学的治疗规划和管理,可以最大限度地提高治疗效果,减少副作用,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同时,放疗与其他治疗手段的联合
赵明芳
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