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癌作为全球范围内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其发病率和死亡率均居高不下,对人类健康构成了严重威胁。了解肝癌中期的影像学特征与诊断要点对于早期发现和及时治疗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将从疾病原理知识的角度,详细阐述肝癌中期的影像学表现和诊断要点。
一、肝癌的流行病学与病因学 肝癌多发于中老年男性,其发病与多种因素有关,包括慢性肝炎病毒感染(乙型肝炎病毒HBV和丙型肝炎病毒HCV)、长期饮酒、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长期摄入霉变食物中的黄曲霉素等。这些因素均可导致肝细胞的慢性损伤和再生,最终诱发肝癌的发生。
二、肝癌的病理学特征 肝癌可分为肝细胞癌(HCC)和胆管细胞癌(ICC)两大类。肝细胞癌起源于肝细胞,是最常见的肝癌类型,占所有肝癌的80%以上。胆管细胞癌起源于胆管上皮细胞,发病率较低,但预后较差。肝癌的生长方式多样,可表现为膨胀性、浸润性或结节性生长,易侵犯肝内血管,导致肿瘤栓塞和远处转移。
三、肝癌中期的临床表现 肝癌中期患者可出现以下临床表现: 1. 腹部肿块:随着肿瘤的增大,患者可触及上腹部肿块,质地硬,表面不平。 2. 肝脏肿大:肝脏体积增大,质地变硬,可伴有压痛。 3. 消化道症状:如食欲减退、消化不良、恶心、呕吐等。 4. 转移症状:如肺转移引起的咳嗽、咯血;骨转移引起的骨痛等。 5. 肝功能异常:如黄疸、腹水、凝血功能障碍等。
四、肝癌中期的影像学特征 1. 超声检查:超声是肝癌的首选检查方法,可发现直径大于2cm的肿瘤,表现为肝内实质性肿块,边界不清,内部回声不均。 2. CT检查:CT对肝癌的诊断具有较高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可显示肿瘤的大小、形态、密度及血供情况。肝癌CT表现为低密度肿块,增强扫描可见“快进快出”的强化模式。 3. MRI检查:MRI具有较高的软组织分辨率,对肝癌的诊断和分期具有重要价值。肝癌MRI表现为T1WI低信号、T2WI高信号的肿块,DWI序列呈高信号,增强扫描可见“快进快出”的强化模式。 4. 血管造影:血管造影可直接显示肝内血管结构,对肝癌的血供情况和侵犯范围有重要提示作用。肝癌血管造影表现为肿瘤血管增多、紊乱,可见肿瘤染色和血管湖征象。
五、肝癌中期的诊断要点 1. 流行病学资料:结合患者的年龄、性别、地域、职业等信息,评估肝癌发病风险。 2. 临床表现:结合患者的腹部肿块、肝脏肿大、消化道症状等临床表现,初步判断肝癌可能性。 3. 实验室检查:血清甲胎蛋白(AFP)是肝癌的特异性肿瘤标志物,AFP明显升高提示肝癌可能。 4. 影像学检查:综合超声、CT、MRI等影像学检查结果,明确肿瘤的部位、大小、形态及血供情况。 5. 病理学检查:通过肝穿刺活检或手术切除标本,明确肿瘤的组织学类型和分化程度。
综上所述,肝癌中期的影像学特征与诊断要点包括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和影像学检查等多个方面。临床上应综合分析患者的具体情况,尽早明确诊断,为患者制定个体化治疗方案,提高肝癌患者的生存质量和预后。
刘萌萌
北京大学肿瘤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