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卒中,俗称“中风”或“脑血管意外”,是一种急性脑血管疾病,以其高发病率、高致残率和高死亡率的特点,严重威胁着人们的健康和生命安全。在我国,每年新发脑卒中患者约200万,且这一数字仍呈上升趋势。因此,深入了解脑卒中的急救与康复知识,对我们每个人来说都至关重要。
脑卒中的类型与识别
脑卒中主要分为两大类:缺血性脑卒中和出血性脑卒中。缺血性脑卒中是由于脑部血管阻塞导致脑组织缺血缺氧,而出血性脑卒中则是由于脑部血管破裂导致脑内出血。两者的症状有相似之处,如突然出现的肢体无力、面部歪斜、言语不清等,但出血性脑卒中的症状往往更为严重和突然。
急救措施
对于脑卒中患者来说,时间就是生命。脑卒中发生后的4.5小时内是治疗的黄金时间,及时的救治可以显著降低患者的死亡率和致残率。因此,一旦发现脑卒中的迹象,应立即拨打急救电话,并采取以下措施:
保持冷静
:安抚患者情绪,避免过度紧张和恐慌。
平躺休息
:让患者平躺,头部抬高约30度,以减少脑部血流负担。
监测生命体征
:密切观察患者的呼吸、脉搏和意识状态。
避免自行用药
:在专业医疗人员到达前,不要给患者服用任何药物,以免加重病情。
医院治疗
到达医院后,医生会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对于缺血性脑卒中,常见的治疗方法包括溶栓治疗和血管内治疗;而对于出血性脑卒中,则可能需要手术清除血肿或降低颅内压。治疗的目的是尽快恢复脑部血流,减少脑损伤。
康复治疗
脑卒中后的康复是一个长期而复杂的过程,需要多学科团队的合作,包括神经科医生、康复医生、物理治疗师等。康复治疗的主要目标是帮助患者恢复身体功能,提高生活质量。常见的康复措施包括:
物理治疗
:通过运动和训练帮助患者恢复肢体功能。
言语治疗
:针对言语障碍的患者,进行语言和沟通能力的训练。
职业治疗
:帮助患者恢复日常生活技能,如穿衣、进食等。
心理支持
:脑卒中后患者可能会出现焦虑、抑郁等心理问题,需要心理医生的干预和支持。
预防与健康教育
除了急救和康复,预防脑卒中的发生同样重要。通过控制高血压、糖尿病等基础疾病,戒烟限酒、保持健康饮食和适量运动,可以有效降低脑卒中的风险。此外,普及脑卒中的知识,提高公众对脑卒中早期症状的认识,也是预防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
总之,脑卒中是一种严重的疾病,需要我们高度重视。了解和掌握脑卒中的急救与康复知识,不仅可以挽救生命,还可以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减轻家庭和社会的负担。让我们共同关注脑卒中,为患者的生命线保驾护航。
杜振广
辽宁省人民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