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癌,作为全球范围内致死率最高的恶性肿瘤之一,其发病率和死亡率呈现逐年上升的趋势。面对这一夺命的健康威胁,我们不仅需要了解肺癌的基本知识,更应关注其合理用药的防治之道。
1. 肺癌的基本概念与分类
肺癌是指发生在肺部的恶性肿瘤,其病理类型主要包括两大类:非小细胞肺癌(NSCLC)和小细胞肺癌(SCLC)。NSCLC占比约85%,包括鳞状细胞癌、腺癌等;SCLC占比约15%,生长快,易转移。
2. 肺癌的主要病因与高危因素
肺癌的主要病因尚不完全明确,但长期大量吸烟是公认的高危因素。此外,被动吸烟、空气污染、职业暴露、遗传因素等也与肺癌的发生密切相关。
3. 肺癌的临床表现与诊断
肺癌早期往往症状不明显,随着病情进展,可出现咳嗽、咳痰、痰中带血、胸痛、气促等表现。诊断肺癌主要依靠影像学检查(如胸部CT)、痰液细胞学检查、支气管镜检查及病理活检等。
4. 肺癌的治疗原则与合理用药
肺癌的治疗需综合考虑肿瘤的病理类型、分期、患者全身状况等因素,制定个体化治疗方案。主要包括手术、放疗、化疗、靶向治疗和免疫治疗等。
4.1 化疗
化疗是肺癌综合治疗的重要组成部分,尤其适用于晚期或转移性肺癌患者。常用的化疗药物包括顺铂、卡铂、紫杉醇、吉西他滨等。化疗药物的合理使用需严格掌握适应证和禁忌证,严密监测药物不良反应,及时调整剂量和给药方案。
4.2 靶向治疗
靶向治疗是针对肺癌特定分子靶点的精准治疗手段。对于携带EGFR、ALK等敏感突变的患者,可选用相应的靶向药物,如吉非替尼、克唑替尼等。靶向治疗可显著延长患者生存期,改善生活质量,但需定期检测基因突变状态,以指导用药。
4.3 免疫治疗
免疫治疗通过激活或增强患者自身免疫系统,杀伤肿瘤细胞。常用的免疫治疗药物包括PD-1/PD-L1抑制剂,如帕博利珠单抗、特瑞普利单抗等。免疫治疗在部分肺癌患者中疗效显著,但也可能引起免疫相关不良反应,需严格把握适应证和禁忌证。
5. 肺癌的预防与健康教育
肺癌的预防重在控烟、减少有害物质接触、加强职业防护等。同时,积极开展健康教育,提高公众对肺癌的认识,倡导健康生活方式,定期体检筛查,做到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
综上所述,面对肺癌这一夺命的健康威胁,我们既要重视其防治之道,更应倡导合理用药。通过科学合理的综合治疗,改善患者预后,提高生活质量,为战胜肺癌贡献力量。让我们携手努力,共同守护呼吸健康。
Zac
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第五医学中心南院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