宫颈癌是全球女性健康面临的重大挑战之一,其发病率和死亡率均居高不下。研究表明,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HPV)感染是宫颈癌发生的主要危险因素。本文将深入探讨高危HPV的相关知识,帮助广大女性了解其危害并采取有效预防措施。
HPV的分类和传播途径 HPV是一种无包膜的双链DNA病毒,目前已鉴定出超过200个型别。根据其致癌风险,HPV可分为高危型和低危型。高危型HPV主要包括HPV16、18、31、33、35、39、45、51、52、56、58、59和68型,与宫颈癌、阴道癌、外阴癌、肛门癌等恶性肿瘤的发生密切相关。低危型HPV如HPV6、11型则主要与生殖器疣等良性病变相关。
HPV主要通过性接触传播,皮肤对皮肤的接触也可能导致感染。性伴侣数量多、初次性行为年龄小、多个性伴侣之间存在HPV感染等因素都会增加HPV感染的风险。此外,吸烟、长期口服避孕药、免疫系统功能低下等也可能增加高危HPV感染和宫颈癌发病的风险。
高危HPV的致病机制 高危HPV感染后,病毒DNA可整合至宿主细胞基因组中,导致宿主抑癌基因失活和原癌基因激活,从而促进宿主细胞的增殖和转化。HPV E6和E7蛋白是病毒致癌的关键因素,它们可与宿主细胞的抑癌蛋白p53和Rb结合,导致p53和Rb功能丧失,进而诱发宿主细胞的异常增殖和癌变。
从HPV感染到宫颈癌的发生是一个多阶段、多因素参与的慢性过程,通常需要数年甚至数十年的时间。大多数HPV感染为一过性感染,可通过机体免疫系统自然清除。然而,部分高危HPV感染可持续存在,导致宫颈上皮内瘤变(CIN)的发生。若CIN未得到及时诊治,可能进一步进展为宫颈癌。
高危HPV感染的临床表现 高危HPV感染早期通常无明显症状,随着病变进展,患者可能出现异常阴道流血、白带增多、性交后出血等表现。部分患者还可伴有下腹痛、盆腔压迫感等不适。妇科检查可发现宫颈表面粗糙、菜花状生长或溃疡形成等异常改变。
高危HPV感染的筛查和诊治 目前,宫颈细胞学检查(如TCT/LCT)联合高危HPV DNA检测是宫颈癌筛查的重要手段。对于筛查结果异常的患者,需进一步行宫颈活检、宫颈管搔刮、宫颈锥形切除等检查明确诊断。对于CIN患者,可根据病变程度和范围选择冷冻、LEEP、激光治疗等方法进行治疗;对于早期宫颈癌患者,则需行全子宫切除、广泛性子宫切除或放疗等综合治疗。
总之,高危HPV感染是宫颈癌发生的主要危险因素。通过了解高危HPV的相关知识,广大女性可提高防癌意识,定期接受宫颈癌筛查,做到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有效降低宫颈癌的发病率和死亡率。同时,保持良好的性行为习惯、戒烟、提高免疫力等措施也有助于预防高危HPV感染和宫颈癌的发生。
唐育群
广东省第二人民医院民航院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