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血压作为一种常见的慢性疾病,在现代社会中对人们的健康构成了极大的威胁。人们普遍认识到高血压的危害,但往往忽视了它背后潜藏的一个致命杀手——主动脉夹层。本文章将深入探讨主动脉夹层的概念、成因、临床表现和治疗策略,以增强公众对这一严重疾病的认识和预防意识。
什么是主动脉夹层?
主动脉夹层是指由于主动脉内膜发生撕裂,血液流入内膜下形成假腔,导致主动脉壁分层的一种严重心血管疾病。这种情况起病急骤,进展迅速,病死率高,是高血压患者的重要致死原因之一。由于其发病的突发性和致命性,主动脉夹层也被称为“隐藏在高血压背后的致命杀手”。
主动脉夹层的成因
高血压是主动脉夹层最主要的危险因素。长期的高血压可以引起主动脉壁的慢性损伤,导致内膜变性、内膜下滋养血管破裂,最终形成主动脉夹层。除了高血压,动脉粥样硬化、遗传性结缔组织疾病、主动脉瓣疾病等也是主动脉夹层的常见病因。此外,创伤、炎症、感染和某些药物的使用也可能诱发主动脉夹层。
主动脉夹层的临床表现
主动脉夹层的典型症状为突发剧烈胸痛,这种疼痛可以放射至背部、腹部等部位,呈撕裂样、刀割样,难以忍受。部分患者可伴有晕厥、休克等表现。查体可发现血压明显升高,双上肢血压不对称等体征。此外,根据夹层累及的范围不同,患者还可能出现神经系统症状、消化系统症状等。
主动脉夹层的诊断
主动脉夹层的诊断主要依赖影像学检查。CT血管造影(CTA)、磁共振血管造影(MRA)等无创检查可明确诊断,并评估主动脉夹层的范围、真假腔大小等信息。对于部分疑难病例,可进一步行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或主动脉造影明确诊断。心电图、超声心动图等检查也有助于评估患者的心脏功能和主动脉瓣的状况。
主动脉夹层的治疗策略
1. 降压药物
主动脉夹层患者需迅速控制血压,以降低主动脉壁的压力负荷。首选β受体阻滞剂如美托洛尔、阿莫洛尔等,必要时可联合使用ACEI/ARB类药物。血压控制目标为收缩压100-120mmHg,心率60-80次/分。这些药物有助于降低心脏的收缩力和心率,从而减少主动脉壁所承受的压力。
2. 镇痛药物
对于剧烈胸痛的患者,可给予阿片类药物如吗啡、哌替啶等镇痛治疗,同时注意监测呼吸、意识等。这些药物可以迅速缓解疼痛,但需注意其潜在的呼吸抑制等副作用。
3. 抗凝抗栓药物
对于合并血栓形成的患者,可给予肝素等抗凝治疗,以预防血栓进一步形成。但需注意出血风险,密切监测患者的凝血功能。
4. 术后用药
对于行外科手术的患者,术后需继续使用降压、镇痛药物,并定期复查血压、心电图等,评估病情变化。此外,术后患者可能需要长期使用抗高血压药物,以控制血压在理想范围内。
结论
主动脉夹层是一种起病急、进展快、病死高的心血管疾病,高血压患者尤需警惕。一旦怀疑主动脉夹层,应及时就诊,明确诊断,并给予合理的药物治疗,以降低病死率,改善预后。同时,积极控制高血压等危险因素,对预防主动脉夹层具有重要意义。此外,公众应提高对主动脉夹层的认识,了解其症状和风险因素,以便在出现相关症状时能够及时就医,避免悲剧的发生。
曲哲
武汉大学人民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