胰腺癌作为一种常见的恶性肿瘤,在治疗过程中,手术是首选。然而,术后感染是胰腺癌手术治疗中的一大挑战。本文旨在探讨胰腺癌术后感染的预防策略,以期降低术后感染率,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
一、胰腺癌术后感染的特点
胰腺癌术后感染主要包括腹腔内感染、切口感染和全身性感染。其中,腹腔内感染是最常见的类型,包括胆瘘、胰瘘和腹腔内出血等。这些感染不仅会导致患者病情加重,还可能引发多器官功能衰竭,危及患者生命。
二、抗生素的应用
抗生素是预防胰腺癌术后感染的重要手段。术后胰腺及身体都会有手术留下的伤口或缝合口,因此要继续应用抗生素,以防止细菌、霉菌、支原体、衣原体等致病微生物对身体的侵犯,达到防止感染的目的。常用的抗生素包括头孢类、喹诺酮类、大环内酯类等。然而,抗生素也可产生众多的不良反应,如耐药菌株的产生、肠道菌群失调等。因此,应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抗生素种类和剂量,严格遵从医生的意见,合理使用抗生素。
三、引流管管理
对于行胰、十二指肠切除术者,术后需留置腹腔引流管和引流条,以引流腹腔内的积液和积血。密切观察腹腔引流管和引流条内渗出物的量和性状,是预防感染的重要措施。若渗出物量增多、性状改变,提示可能存在胆瘘、胰瘘和腹腔内出血等并发症,应及时处理。同时,保持引流管通畅,定期更换引流袋,防止逆行感染。
四、营养支持
胰腺癌术后患者往往存在营养不良,这会降低机体免疫力,增加感染风险。因此,术后应重视患者的营养支持,给予高蛋白、高热量的饮食,必要时可静脉补充营养。合理的营养支持有助于提高机体免疫力,减少感染的发生。
五、血糖控制
胰腺癌患者多伴有糖尿病,术后血糖控制不良会增加感染风险。因此,术后应密切监测血糖,根据血糖水平调整胰岛素剂量,使血糖控制在理想范围内。良好的血糖控制有助于降低感染发生率,促进术后恢复。
六、心理干预
术后患者往往存在焦虑、抑郁等不良情绪,这会影响机体免疫力,增加感染风险。因此,术后应重视患者的心理干预,给予心理咨询和支持,帮助患者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良好的心理状态有助于提高机体免疫力,减少感染的发生。
总之,胰腺癌术后感染的预防需要多方面的综合措施,包括合理使用抗生素、引流管管理、营养支持、血糖控制和心理干预等。通过这些措施,可以降低术后感染的发生率,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同时,术后感染的预防也需要医护人员和患者的共同努力,只有医患携手,才能取得良好的预防效果。
黄彦
广东省第二人民医院琶洲院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