胰腺癌作为一种侵袭性强、预后不良的消化道癌症,其治疗方案不断更新以提高患者生存率和生活质量。近年来,免疫检查点抑制剂(Immune Checkpoint Inhibitors, ICIs)在胰腺癌治疗中显示出一定的疗效,但其带来的免疫相关不良事件(immune-related adverse events, irAEs)也不容忽视。免疫相关胰腺炎是其中之一,本文将探讨胰腺癌患者在接受ICIs治疗中出现胰腺炎时的药物调整方案。
胰腺癌与ICIs治疗
胰腺癌因其早期诊断困难、治疗手段有限以及对传统化疗的耐受性较差,导致预后不佳。ICIs通过抑制PD-1/PD-L1或CTLA-4等免疫检查点,恢复T细胞对肿瘤细胞的识别和杀伤功能,成为胰腺癌治疗的新选择。然而,ICIs的使用也可能带来一系列免疫相关的不良事件,包括胰腺炎。
免疫相关胰腺炎的诊断与治疗
免疫相关胰腺炎是一种罕见但严重的irAE,其临床表现可能与自身免疫性胰腺炎相似,包括胰腺酶水平升高、腹痛、发热等。在ICIs治疗过程中,胰腺癌患者若出现这些症状,应首先排除其他胰腺炎原因,如胆石症、酒精性胰腺炎等。
轻度胰腺炎的处理
当胰腺癌患者在接受ICIs治疗时出现轻度无症状伴淀粉酶和(或)脂肪酶升高时,医生需详细评估以排除其他可能引起胰腺酶升高的因素,如消化系统疾病、糖尿病等。在排除这些因素后,若患者无急性胰腺炎相关症状,可以继续免疫治疗,但需密切监测胰腺酶水平和临床症状。
中度至重度胰腺炎的处理
若胰腺癌患者出现中度至重度淀粉酶和(或)脂肪酶升高,需进行腹部增强CT或MRI/MRCP检查,以排除治疗引起的胰腺炎。一旦确诊为免疫相关胰腺炎,需暂停ICIs治疗,并进行相应的对症处理,包括水化、抑制胰腺酶分泌等。
激素治疗
对于3级胰腺炎患者,建议暂停ICIs治疗,并给予激素治疗,如泼尼松或甲泼尼龙,剂量为0.5-1mg/kg/d。治疗期间,需密切监测患者症状,并在症状缓解后考虑是否重新开始ICIs治疗。对于4级胰腺炎患者,则需要永久停用ICIs,并给予更高剂量的激素治疗,如泼尼松或甲泼尼龙,剂量为1-2mg/kg/d。同时,还需进行积极的对症支持治疗,以减轻患者症状并提高生活质量。
个体化治疗方案
免疫相关胰腺炎的治疗需要个体化,医生需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制定合适的治疗方案。这包括评估患者的胰腺炎严重程度、ICIs治疗的疗效、患者的整体健康状况等因素。此外,患者在治疗过程中应定期进行相关检查,以监测病情变化和治疗效果。
预后与生活质量
合理控制胰腺炎症状对于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和预后至关重要。通过合理的诊断评估和个体化治疗方案,可以有效控制胰腺炎症状,减少ICIs治疗中断的风险,从而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和预后。
结论
胰腺癌患者在使用免疫检查点抑制剂治疗时,若出现免疫相关胰腺炎,需根据具体情况进行药物管理和调整。这要求医生具备高度的专业素养,能够准确识别和处理免疫相关不良事件,同时为患者制定最佳的治疗计划。通过综合治疗和个体化管理,我们有望改善胰腺癌患者的治疗结果和生活质量。
王锦涛
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