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肺癌领域,RET基因突变是近年来发现的重要驱动基因之一,为部分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带来了新的治疗希望。本文将深入解析一例典型的RET突变肺癌患者的诊疗过程,探讨其治疗策略和药物治疗的效果。
RET突变肺癌概述
RET基因突变是非小细胞肺癌中较为罕见的驱动基因突变,发生率约为1-2%。RET突变肺癌患者往往具有较高的肿瘤突变负荷,预后较差。近年来,随着分子靶向治疗的发展,RET突变肺癌的诊断和治疗取得了显著进展。
病例背景
患者,女性,52岁,无吸烟史,因咳嗽、咳痰伴胸痛2月余就诊。胸部CT提示右肺上叶占位性病变,大小约4.5cm×3.8cm,纵膈及右肺门淋巴结肿大。患者入院后行支气管镜检查,病理提示肺腺癌。基因检测结果显示RET基因融合突变。
诊断和分期
根据病理结果和影像学检查,患者被诊断为右肺上叶腺癌(cT4N2M0,IIIB期)。考虑到患者的临床表现和基因检测结果,确诊为RET突变肺癌。
治疗策略
对于RET突变肺癌患者,目前的主流治疗策略为分子靶向治疗。针对RET的靶向药物主要包括塞尔帕替尼(Selpercatinib)和普拉提尼(Pralsetinib)。这些药物可以有效抑制RET的异常活化,阻断肿瘤细胞的增殖和生存信号。
药物治疗过程
一线治疗:患者首先接受了塞尔帕替尼治疗,每日口服120mg。治疗2个月后复查胸部CT,肿瘤明显缩小,疗效评估为部分缓解(PR)。塞尔帕替尼治疗期间,患者出现轻度皮疹和腹泻,经对症治疗后好转。
维持治疗:塞尔帕替尼治疗6个月后,患者病情稳定,继续接受塞尔帕替尼维持治疗。治疗期间定期复查胸部CT,评估疗效和安全性。
后线治疗:若塞尔帕替尼耐药,可考虑更换普拉提尼作为后线治疗。普拉提尼的剂量为每日口服400mg,治疗期间同样需密切监测疗效和不良反应。
疗效评估
患者接受塞尔帕替尼治疗后,肿瘤明显缩小,症状得到缓解。随访1年,患者病情稳定,未出现疾病进展。塞尔帕替尼治疗期间,患者生活质量较好,不良反应可控。
总结
本例RET突变肺癌患者的诊疗过程表明,针对RET的分子靶向治疗可以有效控制肿瘤进展,改善患者预后。塞尔帕替尼和普拉提尼作为RET抑制剂,为RET突变肺癌患者提供了新的治疗选择。未来,随着更多靶向药物的问世和临床应用,RET突变肺癌的诊疗将更加精准和个体化。
总之,RET突变肺癌作为一种特殊类型的非小细胞肺癌,其诊断和治疗正逐渐走向精准化和个体化。分子靶向治疗的应用,为RET突变肺癌患者带来了新的希望。随着研究的深入,我们期待更多创新药物的出现,进一步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和生活质量。
李娟
蚌埠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