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原VTE的防治实践

2025-04-02 22:53:45       3228次阅读

在实体肿瘤领域,VTE(静脉血栓栓塞症)是一种常见的并发症,尤其在高原地区,由于特殊的地理气候条件,VTE的发生率相对较高。本文将探讨高原地区VTE的发病原理、风险因素及预防和治疗策略。

一、VTE的发病原理

VTE包括深静脉血栓形成(DVT)和肺栓塞(PE),是血液在静脉系统内异常凝固形成血栓,阻塞血管时发生的一系列症状和体征。在高原地区,由于低氧环境,人体为了适应这一环境变化,会产生一系列生理反应,包括血液黏稠度增加、血流速度减慢等,这些因素均增加了VTE的风险。

二、高原地区VTE的风险因素

1.

低氧环境

:高原地区氧气稀薄,人体为了适应低氧环境,会增强呼吸作用,增加红细胞数量,从而增加血液黏稠度,这是高原地区VTE发生率高的主要原因之一。 2.

气压变化

:高原地区气压低,可能导致血管收缩,增加血管内压力,进而促进血栓形成。 3.

活动减少

:高原地区由于缺氧,人们体力活动减少,久坐或久卧,导致下肢静脉血流缓慢,增加DVT的风险。 4.

肿瘤本身的影响

:实体肿瘤患者本身由于疾病或治疗(如化疗)的影响,血液更容易凝固,增加了VTE的风险。

三、预防策略

1.

合理活动

:高原地区VTE患者应适当增加活动量,避免长时间久坐或卧床,以促进血液循环。 2.

药物预防

:对于高风险患者,可在医生指导下使用抗凝药物进行预防。 3.

气压治疗

:对于长期卧床的患者,可以考虑使用气压治疗设备,通过周期性地充气和放气,促进下肢血液循环。 4.

定期检查

:对于实体肿瘤患者,应定期进行D-二聚体等血液检查,监测VTE的风险。

四、治疗策略

1.

抗凝治疗

:一旦确诊为VTE,应立即开始抗凝治疗,以防止血栓脱落引起PE。 2.

介入治疗

:对于严重的DVT或PE,可以考虑进行介入治疗,如导管溶栓或血栓抽吸。 3.

手术治疗

:对于某些特定的情况,如大面积PE或抗凝治疗无效的患者,可能需要手术治疗。 4.

长期管理

:VTE患者需要长期管理,定期复查,调整治疗方案。

五、总结

高原地区VTE的防治是一个复杂的过程,需要综合考虑患者的具体情况和风险因素。通过合理的预防和治疗措施,可以有效降低高原地区VTE的发生率和死亡率。对于实体肿瘤患者,VTE的防治尤为重要,需要医生和患者共同努力,采取科学的方法进行管理。

郭曦

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

下一篇食管癌复发期的诊断与治疗策略
上一篇ROS1突变肺癌患者治疗的新选择:靶向药物
联系我们/ABOUT US
  • 电话:010-87153955
  • 地址:北京市丰台区南方庄1号院安富大厦1416室
  • 电邮:mail@dzjkkp.org
扫一扫 关注我们

版权所有 © 北京大众健康科普促进会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18047971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60210513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