肠癌是一种常见的消化道恶性肿瘤,其发病率和死亡率在全球范围内都居高不下。手术切除是肠癌的主要治疗手段,但由于手术创伤、腹腔内炎症反应等原因,术后肠粘连成为肠癌患者常见的并发症之一。肠粘连不仅会增加患者的痛苦,还可能导致肠梗阻等严重并发症,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和预后。因此,寻找有效的治疗肠癌术后肠粘连的方法具有重要意义。
一、肠癌术后肠粘连的发病机制 肠癌术后肠粘连是指肠道与腹膜、网膜或其他脏器之间形成的异常纤维性粘连。其发病机制主要包括以下几点: 1. 手术创伤:手术过程中的切割、缝合等操作会对腹膜造成损伤,激活腹膜的炎症反应,导致纤维素渗出和粘连形成。 2. 炎症反应:术中和术后的炎症反应会促使成纤维细胞增殖,产生大量胶原蛋白,形成粘连。 3. 局部缺血:术中对肠道的牵拉、压迫等操作可能导致局部缺血,进一步诱发炎症反应和粘连形成。 4. 术后出血、渗出:术后出血、渗出物积聚在腹腔内,会形成粘连的"种子"。
二、肠癌术后肠粘连的临床表现 肠癌术后肠粘连的临床表现主要与粘连的程度和范围有关。轻度肠粘连可无明显症状,或表现为腹部隐痛、腹胀等。随着粘连的加重,患者可出现肠梗阻的症状,如腹痛、呕吐、便秘、停止排气等。严重的肠梗阻可导致肠坏死、穿孔等并发症,危及患者生命。
三、肠癌术后肠粘连的治疗方法 1. 药物治疗 对于轻度肠粘连,可以采用药物治疗,如口服石蜡油,有助于缓解肠梗阻的症状。但药物治疗不能从根本上解除粘连。 2. 饮食调整 饮食调整是治疗肠粘连的重要措施。患者应避免食用硬食、纤维丰富的食物、冷食和冷饮,改为吃粥类、馒头、奶类、豆浆等软食或流食。同时建议少食多餐,避免暴饮暴食。餐后俯卧1小时,有助于消化吸收,避免食物在黏连部位受阻。 3. 休息与活动 保持良好的作息习惯,避免过度劳累。在医生指导下进行适当的活动,如散步等,以促进肠道蠕动。 4. 腹腔镜下剥离术 腹腔镜下剥离术是一种微创手术技术,适用于轻度至中度的肠粘连患者。通过在腹腔内放置微型摄像头和特殊手术器械,在显示屏上清晰看到肠道和周围组织的情况,从而精确地剥离粘连带。与传统开腹手术相比,腹腔镜手术具有创伤小、恢复快、术后并发症少的优点。但腹腔镜手术也有一定的局限性,如对严重粘连、广泛粘连的患者效果有限,且手术难度较大,对术者的技术要求较高。
总之,肠癌术后肠粘连是一种常见的并发症,需要综合药物治疗、饮食调整、休息与活动等保守治疗措施,以及腹腔镜下剥离术等微创手术治疗手段,以减轻患者的痛苦,改善生活质量,降低术后并发症的风险。患者应根据自身情况,与医生充分沟通,制定个体化的治疗方案。
汪英
四川省人民医院(东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