痛风是一种代谢性关节疾病,其临床特点包括急性发作、剧烈疼痛和长期管理,严重影响患者的日常生活质量。痛风的发病机制与嘌呤代谢紊乱密切相关,导致血液中尿酸水平升高,尿酸结晶沉积于关节和其他组织,引发炎症反应。高尿酸血症是痛风发生的基础条件,指血液中尿酸水平超过正常范围,长期存在可能增加痛风发作的风险。
在传统医学中,痛风与“湿热”、“瘀阻”等病理因素有关。中医认为痛风的发病与饮食、情志、外邪等多种因素有关,治疗上主张清热利湿、活血化瘀、疏肝理气等方法。通过中药内服、外敷、针灸、拔罐等治疗手段,旨在调和人体的阴阳平衡,以缓解症状和改善体质。
现代医学在治疗痛风时,主要采用药物治疗和生活方式调整。在急性发作期,常用非甾体抗炎药、秋水仙碱等药物来控制炎症和疼痛,缓解患者的急性症状。慢性期的治疗重点在于降低血尿酸水平,减少尿酸结晶的形成和沉积,常用药物包括别嘌醇、苯溴马隆等降尿酸药物。此外,生活方式的调整也是治疗痛风的重要组成部分,建议患者限制高嘌呤食物的摄入,增加水分摄入以促进尿酸排泄,控制体重以减少代谢负担,避免酒精摄入以减少尿酸生成。
中西医结合治疗痛风的优势在于能够更全面地调节患者的身体状况,提高治疗效果。中医治疗可以针对患者的体质和症状进行个体化治疗,通过中药内服、外敷等方法,缓解症状,改善体质。例如,对于湿热内蕴型的患者,可以使用清热利湿的方剂;对于瘀血阻络型的患者,则可用活血化瘀的方剂。
中医还强调饮食调养和生活调理的重要性。在饮食方面,推荐患者食用具有清热利湿、健脾益气作用的食物,避免食用辛辣刺激、肥甘厚味等不利于病情的食物。在生活调理方面,中医提倡适度运动,如散步、太极、瑜伽等,以促进气血流通,减少痛风发作。
《痛风及高尿酸血症中西医结合诊疗指南》为临床医生提供了一套全面的治疗策略,也为患者提供了科学的生活方式指导。在实际应用中,应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包括病情、体质、生活习惯等因素,制定个性化的治疗计划。此外,患者和医生之间的良好沟通,以及患者对治疗的积极参与和配合,对提高治疗效果、改善生活质量至关重要。
痛风和高尿酸血症的治疗是一个长期且复杂的过程,需要患者、医生和社会各界的共同努力。《痛风及高尿酸血症中西医结合诊疗指南》提供了一套科学的治疗框架,通过中西医结合的优势,为患者带来更全面的治疗和更好的生活质量。
王国芬
台州市中心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