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癌,作为全球范围内致死率较高的恶性肿瘤之一,其发病机制复杂,预后较差。根据研究,肝癌患者中约有80%与慢性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有关。因此,预防肝癌的关键在于控制HBV感染,而接种乙肝疫苗是预防乙肝、降低肝癌风险的有效手段。
肝癌与乙肝病毒的关联
HBV是一种DNA病毒,主要通过血液、体液等途径传播。感染HBV后,病毒可长期存在于体内,引发慢性肝炎,进而导致肝纤维化、肝硬化,最终可能发展为肝癌。全球约有2.57亿人携带HBV,每年约有88.7万人死于HBV感染相关疾病。因此,预防HBV感染,对降低肝癌发病率具有重要意义。
乙肝疫苗的免疫机制
乙肝疫苗通过模拟HBV表面抗原(HBsAg)的结构,刺激机体产生针对HBsAg的特异性抗体。接种疫苗后,机体可产生足够的保护性抗体,有效中和HBV,防止病毒入侵肝细胞。一旦体内存在足够抗体,即使再次接触HBV,机体也能迅速清除病毒,避免感染。
新生儿乙肝疫苗接种的重要性
新生儿是HBV感染的高危人群。母亲若为HBV携带者,分娩过程中新生儿可能通过母血、羊水等途径感染HBV。新生儿免疫系统尚未发育成熟,感染后易发展为慢性感染。因此,新生儿出生后24小时内接种乙肝疫苗首剂,可有效阻断母婴传播,降低感染风险。
成人乙肝疫苗接种的必要性
对于未感染HBV且无抗体的成人,接种乙肝疫苗同样重要。成人感染HBV后,约30%-50%会发展为慢性感染。慢性HBV感染是肝癌的主要危险因素。通过接种疫苗,成人可建立免疫屏障,降低感染风险,预防肝癌。
乙肝疫苗的接种程序
乙肝疫苗通常采用0-1-6月的接种程序。即出生后24小时内接种首剂,1个月后接种第2剂,6个月后接种第3剂。完成全程接种后,机体可产生足够的保护性抗体,免疫保护期可达20年以上。对于免疫功能低下的人群,可考虑加强免疫。
乙肝疫苗的安全性
乙肝疫苗具有良好的安全性和耐受性。接种后可能出现的不良反应主要包括注射部位疼痛、红肿等,一般无需特殊处理,可自行缓解。严重不良反应的发生率极低,远低于HBV感染的危害。
结语
乙肝疫苗是预防HBV感染、降低肝癌风险的重要手段。新生儿及时接种乙肝疫苗,成人根据自身情况选择接种,可有效阻断HBV传播,为肝脏健康筑起坚固防线。预防乙肝,远离肝癌,从接种乙肝疫苗开始。
林燕
广西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