胃癌作为全球范围内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其治疗手段多样,但手术治疗仍占据核心地位。围手术期管理包括术前评估、手术方式选择、术后恢复等多个环节,其中合理用药是关键环节之一。本文将围绕胃癌围手术期管理中的合理用药进行详细阐述。
一、术前评估与用药
术前评估是胃癌手术前的重要步骤,它能够帮助医生全面了解患者状况,制定个体化治疗方案。在这一阶段,合理用药主要涉及以下几个方面:
抗感染治疗
:术前患者可能存在不同程度的感染风险,如胃黏膜炎症等,合理使用抗生素可以有效预防和控制感染。
营养支持
:对于营养状况较差的患者,术前给予营养支持治疗,如静脉营养或口服营养补充剂,有助于提高手术耐受性和术后恢复。
心理干预
:术前患者常伴有焦虑、恐惧等情绪,合理使用抗焦虑药物和心理辅导有助于缓解患者情绪,提高手术配合度。
二、手术方式选择与用药
手术方式的选择应根据肿瘤的分期、位置、患者的一般状况等因素综合考虑。在手术过程中,合理用药主要体现在麻醉和手术中用药:
麻醉用药
:根据手术需要和患者状况,选择合适的麻醉药物,确保患者手术过程中无痛、安全。
止血药物
:手术中可能出现出血,合理使用止血药物可以有效控制出血,减少手术风险。
抗生素预防
:手术中使用抗生素预防感染是常规操作,但需根据患者情况和手术类型选择合适的抗生素及给药时机。
三、术后恢复与用药
术后恢复是围手术期管理的重要环节,合理用药在这一阶段尤为重要:
疼痛管理
:术后疼痛控制是提高患者舒适度和促进恢复的关键。应根据疼痛程度和患者状况,合理使用非甾体抗炎药(NSAIDs)或阿片类药物。
抗生素治疗
:术后患者存在感染风险,合理使用抗生素可以有效预防和治疗感染。
营养支持
:术后患者营养状况可能进一步下降,继续给予营养支持有助于加速恢复。
抗恶心呕吐药物
:术后恶心呕吐是常见并发症,合理使用抗恶心呕吐药物可以减轻患者不适。
抗凝药物
:长期卧床的患者存在血栓形成风险,合理使用抗凝药物可以预防深静脉血栓和肺栓塞。
四、化疗与靶向治疗
对于部分胃癌患者,术后可能需要进行辅助化疗或靶向治疗,以降低复发风险和提高生存率。在这一阶段,合理用药包括:
化疗药物选择
:根据患者肿瘤的分子分型和化疗敏感性,选择合适的化疗药物。
靶向治疗药物
:对于HER2过表达的胃癌患者,靶向治疗药物可以提高治疗效果。
药物副作用管理
:化疗和靶向治疗可能引起多种副作用,如骨髓抑制、肝肾功能损害等,合理使用药物进行管理,减轻患者负担。
总结
胃癌围手术期管理是一个复杂而精细的过程,合理用药是其中的关键环节。从术前评估到术后恢复,再到辅助化疗或靶向治疗,每一步都需要医生根据患者具体情况,合理选择药物,以达到最佳治疗效果。患者在治疗过程中也应积极配合,遵循医嘱,共同促进康复。
王忠亮
睢县中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