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小细胞肺癌(NSCLC)是全球范围内导致癌症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在众多肺癌患者中,大约25-30%存在KRAS基因突变,其中KRAS G12C突变是最常见的突变类型。近年来,针对KRAS G12C突变的靶向治疗取得了显著进展,为非小细胞肺癌的治疗带来了新的希望。
KRAS基因是一个关键的细胞信号传导分子,参与调控细胞生长和分化。KRAS基因突变会导致信号通路持续激活,从而促进肿瘤细胞的增殖和存活。KRAS G12C突变是KRAS基因中的一个特定点突变,其在肿瘤细胞表达中的会导致蛋白结构的改变,使得KRAS蛋白持续处于激活状态。
针对KRAS G12C突变的靶向治疗主要通过抑制突变KRAS蛋白的活性,阻断其下游信号传导,从而抑制肿瘤细胞的生长。近年来,多种针对KRAS G12C突变的靶向治疗药物相继进入临床研究阶段,其中部分药物已经展现出良好的疗效和安全性。
Sotorasib是一种口服的KRAS G12C抑制剂,通过特异性结合突变KRAS蛋白,抑制其活性,从而阻断肿瘤细胞的生长。在一项针对KRAS G12C突变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的多中心、开放标签的临床研究中,Sotorasib显示出良好的疗效和可接受的安全性。研究结果显示,Sotorasib治疗组的客观缓解率(ORR)达到37.1%,疾病控制率(DCR)达到80.6%,中位无进展生存期(PFS)达到6.8个月。
Adagrasib是另一种针对KRAS G12C突变的靶向治疗药物,通过抑制突变KRAS蛋白的活性,阻断其下游信号传导。在一项针对KRAS G12C突变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的临床研究中,Adagrasib单药治疗的客观缓解率达到45%,疾病控制率达到90%。此外,Adagrasib联合免疫检查点抑制剂治疗的客观缓解率进一步提高至79%,显示出良好的疗效。
除了单药治疗外,针对KRAS G12C突变的靶向治疗药物与其他药物的联合治疗也是研究的热点。研究发现,KRAS G12C抑制剂与免疫检查点抑制剂、抗血管生成药物等联合使用,可以进一步增强疗效,提高客观缓解率和疾病控制率。
总之,针对KRAS G12C突变的靶向治疗为非小细胞肺癌的治疗带来了新的突破。随着更多靶向治疗药物的研发和临床应用,相信未来将有更多患者从这些新疗法中获益,实现长期生存和生活质量的改善。同时,我们也期待未来能有更多针对KRAS其他突变类型的靶向治疗药物问世,为更多肺癌患者带来希望。
李譞
上海市第十人民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