边缘区B细胞淋巴瘤(MZL)是一种起源于成熟B细胞的非霍奇金淋巴瘤,占所有非霍奇金淋巴瘤的5-10%左右。它在临床表现、病理学特征和分子遗传学上具有异质性。近年来,针对MZL的诊断、治疗和预后评估取得了许多进展。本文将从疾病原理出发,探讨MZL治疗中的创新方案与未来方向。
MZL的分类与临床表现
MZL可分为3个亚型:脾边缘区B细胞淋巴瘤(SMZL)、结外MZL(EMZL)和结节性MZL(NMZL)。SMZL常见于老年人,主要累及脾脏,可伴有淋巴结受累。EMZL是最常见的MZL亚型,好发于消化道,其次为涎腺、甲状腺等。NMZL通常累及淋巴结,病变以淋巴结肿大为特点。MZL患者临床表现多样,淋巴结肿大、发热、盗汗、体重减轻等全身症状较为常见。
MZL的病理学特征
MZL的病理学特征包括:①单核样B细胞,细胞核呈圆形或卵圆形,染色质细腻,核仁不明显;②肿瘤细胞常围绕淋巴结的滤泡边缘分布;③间质浸润以小淋巴细胞、浆细胞和组织细胞为主;④免疫表型以CD20(+)、CD5(-)、CD10(-)、Bcl-2(+)、Bcl-6(-)为特点。
MZL的分子遗传学特征
MZL特别是EMZL和NMZL具有独特的分子遗传学特征。常见的分子遗传学异常包括:①MYD88 L265P突变,见于约50%-80%的EMZL和NMZL患者;②CD79B Y196突变,见于约15%-20%的EMZL和NMZL患者;③TP53突变,见于约5%-10%的SMZL患者。这些分子遗传学异常有助于MZL的诊断、预后评估和靶向治疗。
MZL的治疗现状与挑战
目前MZL的治疗以化疗为主,常用的化疗方案包括R-CHOP、R-CVP等。对于局限性病变,可采用手术切除或放疗。但MZL患者多为老年人,常合并基础疾病,难以耐受强烈化疗。即使缓解,MZL也容易复发,中位生存时间为5-8年。因此,MZL的治疗仍面临诸多挑战。
MZL治疗的创新方案
近年来,针对MZL的治疗取得了许多进展,主要包括:
(1) 靶向治疗:针对MYD88 L265P突变的BTK抑制剂,如伊布替尼,已在MZL中显示出疗效。此外,针对CD79B Y196突变的PI3K抑制剂也在临床研究中。
(2) 免疫治疗:利妥昔单抗是CD20单克隆抗体,已广泛应用于MZL的治疗,特别是对化疗无效或复发的患者。近年来,PD-1/PD-L1抑制剂在MZL中也显示出一定的疗效,正在开展进一步的临床研究。
(3) 造血干细胞移植:对于年轻高危的MZL患者,可考虑行自体或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以提高治愈率。但移植相关并发症限制了其在老年患者中的应用。
MZL治疗的未来方向
(1) 精准治疗:根据MZL患者的分子遗传学特征,选择合适的靶向治疗药物,实现精准治疗。
(2) 个体化治疗:根据MZL患者的临床表现、病理学特征、分子遗传学特征和治疗反应,制定个体化的综合治疗方案。
(3) 多学科协作:整合病理学、分子遗传学、影像学、核医学等多学科知识,为MZL患者提供全方位、全周期的诊疗服务。
总之,MZL是一种异质性较强的B细胞淋巴瘤亚型。近年来,针对MZL的诊断、治疗和预后评估取得了许多进展。未来,我们需要进一步探索MZL的发病机制,开展多中心、前瞻性临床研究,为MZL患者提供更精准、更有效的诊疗方案。
石琳
河南省中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