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状腺乳头状癌(Papillary Thyroid Carcinoma, PTC)是一种常见的甲状腺恶性肿瘤,其发病率在甲状腺癌中占据较高的比例。本文将深入探讨甲状腺乳头状癌的疾病原理,帮助公众更好地了解这一疾病。
1. 甲状腺乳头状癌的发病机制
甲状腺乳头状癌的确切发病机制尚未完全明确,但目前认为与多种因素有关:
遗传因素
:部分甲状腺乳头状癌患者存在家族遗传倾向,如RET基因突变等。
环境因素
:长期暴露于辐射环境中会增加甲状腺癌的发病风险,如核事故和医疗辐射。
激素因素
:甲状腺激素水平失衡可能影响甲状腺细胞的增殖和分化,进而诱发肿瘤。
慢性刺激
:长期的甲状腺炎症等慢性刺激可能增加甲状腺乳头状癌的风险。
2. 甲状腺乳头状癌的病理特征
甲状腺乳头状癌的病理特征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乳头状结构
:肿瘤组织形成乳头状结构,乳头中央有纤维血管轴心。
核型特征
:癌细胞核呈毛玻璃样,核膜不规则,核内可见核内假包涵体。
钙化和砂粒体
:部分甲状腺乳头状癌可见砂粒体,即钙化的小体。
淋巴结转移
:甲状腺乳头状癌容易发生早期淋巴结转移。
3. 甲状腺乳头状癌的临床表现
甲状腺乳头状癌的临床表现多样,主要包括:
甲状腺结节
:大多数患者以甲状腺结节就诊,结节质地硬,活动度差。
压迫症状
:肿瘤增大可压迫气管和食管,引起咳嗽、呼吸困难和吞咽困难。
颈部淋巴结肿大
部分:患者可触及颈部淋巴结肿大。
远处转移症状
:晚期患者可能出现肺、骨等远处转移症状。
4. 甲状腺乳头状癌的诊断
甲状腺乳头状癌的诊断主要依赖以下检查:
超声检查
:超声可发现甲状腺结节,评估结节性质。
细针穿刺活检
:通过细针穿刺获取组织,进行病理学检查以明确诊断。
核素扫描
:对于部分难以定性的结节,可进行核素扫描。
血清甲状腺功能检测
:评估甲状腺功能状态,指导治疗。
5. 甲状腺乳头状癌的治疗
甲状腺乳头状癌的治疗主要包括:
手术治疗
:手术是治疗甲状腺乳头状癌的主要方法,包括甲状腺全切或次全切除。
131I治疗
:术后可进行131I治疗,消灭残留的甲状腺组织和转移灶。
TSH抑制治疗
:术后使用甲状腺素制剂抑制TSH分泌,抑制肿瘤复发。
靶向治疗
:对于晚期或复发的甲状腺乳头状癌,可采用靶向药物治疗。
6. 甲状腺乳头状癌的预后
甲状腺乳头状癌的预后相对较好,早期患者经规范治疗后5年生存率可达90%以上。但部分高危患者如存在远处转移、淋巴结转移广泛等,预后相对较差。
总之,甲状腺乳头状癌是一种常见的甲状腺恶性肿瘤,其发病机制复杂,临床表现多样。通过了解甲状腺乳头状癌的疾病原理,有助于提高公众对这一疾病的认识,指导临床诊疗。
贾士林
北京南郊肿瘤医院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