卵巢癌,作为妇科恶性肿瘤之一,因其早期症状不明显而被形象地称为“隐匿的健康杀手”。本文将从卵巢癌的疾病原理角度,深入解析这一健康隐患,以提高公众对卵巢癌的认识和警觉性。
卵巢癌概述
卵巢癌是发生在女性卵巢组织中的恶性肿瘤,占女性生殖系统肿瘤的近1/3。卵巢癌的发病率和死亡率在全球范围内都较高,是妇女健康的重大威胁。由于卵巢位于盆腔深处,其早期病变难以察觉,导致许多患者在确诊时已进入晚期,错失了最佳治疗时机。因此,卵巢癌的早期发现和治疗显得尤为重要。
卵巢癌的病因
卵巢癌的确切病因尚不明确,但研究表明,遗传因素、内分泌因素和生活方式等都可能与卵巢癌的发生有关。其中,BRCA1和BRCA2基因突变是卵巢癌的高危因素之一。携带这些突变基因的女性,其患卵巢癌的风险显著增加。此外,年龄、生育史、激素使用等因素也可能影响卵巢癌的发生。
遗传因素
遗传因素在卵巢癌的发生中起着重要作用。研究表明,有家族史的女性患卵巢癌的风险较高。特别是那些一级亲属中有卵巢癌患者的女性,其风险增加更为显著。BRCA1和BRCA2基因突变是卵巢癌的重要遗传风险因素。携带这些突变基因的女性,其患卵巢癌的风险显著增加。
内分泌因素
内分泌因素也可能影响卵巢癌的发生。研究表明,未生育、长期使用激素替代治疗等因素可能增加卵巢癌的风险。此外,月经初潮早、绝经晚等内分泌因素也可能与卵巢癌的发生有关。
生活方式因素
生活方式因素也可能影响卵巢癌的发生。研究表明,肥胖、缺乏运动、不良饮食习惯等因素可能增加卵巢癌的风险。此外,吸烟、饮酒等不良生活方式也可能与卵巢癌的发生有关。
卵巢癌的病理机制
卵巢癌的病理类型多样,包括上皮性卵巢癌、生殖细胞肿瘤和性索间质肿瘤等。上皮性卵巢癌是最常见的类型,占据卵巢癌的大部分。卵巢癌细胞通过不断增殖、侵袭和转移,破坏正常卵巢组织,导致肿瘤的形成。
上皮性卵巢癌
上皮性卵巢癌是最常见的卵巢癌类型,约占卵巢癌的80%以上。这种类型的卵巢癌起源于卵巢表面的上皮细胞。上皮性卵巢癌的病理类型多样,包括浆液性、粘液性、内膜样和透明细胞等亚型。
生殖细胞肿瘤
生殖细胞肿瘤起源于卵巢的生殖细胞,占卵巢癌的约5%。这种类型的卵巢癌多见于年轻女性,包括无性细胞瘤、卵黄囊瘤、畸胎瘤等亚型。
性索间质肿瘤
性索间质肿瘤起源于卵巢的性索间质细胞,占卵巢癌的约5%。这种类型的卵巢癌包括颗粒细胞瘤、支持细胞瘤等亚型。
卵巢癌的临床表现
卵巢癌早期症状不明显,容易被忽视。随着病情进展,患者可能出现腹胀、腹痛、消化不良等症状。晚期卵巢癌患者可能出现腹水、消瘦、乏力等全身症状。
早期症状
卵巢癌早期症状不明显,可能包括腹胀、腹痛、消化不良、尿频等。这些症状缺乏特异性,容易被误认为是消化系统疾病或泌尿系统疾病。因此,对于有卵巢癌高危因素的女性,应提高警惕,及时就医。
中晚期症状
随着病情进展,卵巢癌患者可能出现腹水、消瘦、乏力等全身症状。此外,肿瘤压迫周围器官,可能导致排便困难、排尿困难等症状。晚期卵巢癌患者还可能出现恶病质,表现为极度消瘦、贫血、低蛋白血症等。
卵巢癌的诊断
卵巢癌的诊断主要依靠影像学检查和病理学检查。超声、CT和MRI等影像学检查有助于发现卵巢肿瘤。确诊则需要通过手术或穿刺活检获取肿瘤组织,进行病理学检查。
影像学检查
影像学检查是卵巢癌诊断的重要手段。超声、CT和MRI等检查有助于发现卵巢肿瘤,评估肿瘤的大小、位置、侵犯范围等信息。特别是对于高危人群,定期进行妇科超声检查,有助于早期发现卵巢癌。
病理学检查
病理学检查是卵巢癌诊断的金标准。通过手术或穿刺活检获取肿瘤组织,进行病理学检查,可以明确肿瘤的类型、分级、分期等信息,为治疗方案的制定提供依据。
卵巢癌的治疗
卵巢癌的治疗以手术为主,辅以化疗、放疗和靶向治疗等综合治疗。手术目的是尽可能切除肿瘤组织,减轻肿瘤负荷。术后根据病理分型和分期,制定个体化化疗方案,以消灭残留的肿瘤细胞。
手术治疗
手术治疗是卵巢癌的首选治疗方法。手术的目的是尽可能切除肿瘤
何勉
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