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疫性肺炎的诊断与治疗

2025-03-19 20:56:13       3279次阅读

免疫性肺炎的诊断与治疗

免疫治疗在肿瘤领域的广泛应用,为众多癌症患者带来了生存希望。然而,免疫相关不良反应也逐渐受到关注,免疫性肺炎便是其中较为严重且需要谨慎处理的一种。深入了解免疫性肺炎的诊疗方法、治疗策略以及是否停药的判断标准,对于保障患者安全、优化治疗效果至关重要。

免疫性肺炎的发病机制

免疫治疗主要通过激活机体自身免疫系统来对抗肿瘤细胞,其中免疫检查点抑制剂是常用的药物类型。在正常生理状态下,免疫系统存在一系列的调节机制以维持免疫平衡,避免对自身组织产生攻击。免疫检查点蛋白如程序性死亡受体1及其配体、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相关抗原4等,在这一过程中发挥关键作用。当免疫系统识别到外来病原体时,免疫细胞被激活,启动免疫应答。而免疫检查点则像是免疫系统的“刹车”,在免疫反应过度时发挥抑制作用,防止免疫细胞对自身组织造成损伤。

在肿瘤免疫治疗中,免疫检查点抑制剂阻断了这些“刹车”机制,使免疫系统能够更有效地识别和攻击肿瘤细胞。然而,这种免疫激活的增强也可能导致免疫系统对自身组织,尤其是肺部组织产生异常的免疫反应。肺部富含多种免疫细胞和抗原呈递细胞,在免疫治疗过程中,被激活的T细胞可能错误地将肺部正常组织识别为外来病原体或异常细胞,从而引发炎症反应,导致免疫性肺炎的发生。

免疫性肺炎的诊断

临床表现

免疫性肺炎的临床表现缺乏特异性,且症状轻重不一。早期患者可能仅表现为轻微的咳嗽,多为干咳,无明显咳痰,容易被忽视。随着病情进展,可出现气短、呼吸困难,活动耐力下降,例如原本可以正常行走一定距离,患病后行走较短距离就会感到气喘吁吁。部分患者还可能伴有发热,体温一般在三十八摄氏度左右,但也有少数患者体温可高达三十九摄氏度以上。严重的免疫性肺炎患者可出现呼吸衰竭,表现为口唇发绀、意识障碍等,危及生命。

影像学检查

胸部影像学检查是诊断免疫性肺炎的重要手段。胸部CT是最常用的检查方法,典型的免疫性肺炎在CT上可表现为磨玻璃影,即肺内呈现出密度轻度增高,但其内血管和支气管纹理仍可清晰显示的影像,类似于磨砂玻璃的外观;还可出现实变影,表现为肺组织密度明显增高,病变区域内的血管和支气管纹理被掩盖;网格影也是常见表现之一,呈网格状分布于肺内,提示肺间质的病变。此外,还可能出现小叶间隔增厚、结节影等。动态观察胸部CT的变化对于诊断和病情评估也很重要,免疫性肺炎的影像学表现通常会在短时间内出现进展。

实验室检查

目前尚无特异性的实验室指标用于诊断免疫性肺炎。但一些指标可作为辅助诊断和病情监测的参考。例如,炎症指标如C反应蛋白、血沉可能会升高,提示体内存在炎症反应。降钙素原一般在免疫性肺炎时不升高,若降钙素原明显升高,则需考虑合并细菌感染的可能。此外,血常规中白细胞计数、中性粒细胞比例等也可能发生变化,但这些变化均不具有特异性,需要结合临床表现和影像学检查综合判断。

免疫性肺炎的治疗

糖皮质激素治疗

一旦确诊为免疫性肺炎,糖皮质激素是主要的治疗药物。对于轻度免疫性肺炎,可给予口服泼尼松或等效剂量的其他糖皮质激素,起始剂量一般为每公斤体重每日零点五到一毫克,根据病情缓解情况逐渐减量,减量过程通常持续数周,避免突然停药导致病情反跳。对于中度免疫性肺炎,需给予静脉注射甲泼尼龙,剂量一般为每公斤体重每日一到二毫克,待病情稳定后逐渐减量,并转换为口服糖皮质激素继续治疗。

免疫抑制剂治疗

对于糖皮质激素治疗效果不佳或病情严重的患者,可考虑加用其他免疫抑制剂。英夫利昔单抗是一种常用的生物制剂,它可以特异性地结合肿瘤坏死因子α,抑制炎症反应。对于难治性免疫性肺炎,英夫利昔单抗可取得一定的疗效,剂量一般为每公斤体重五毫克,静脉输注,根据病情可在二到四周后重复给药。此外,吗替麦考酚酯等免疫抑制剂也可用于免疫性肺炎的治疗,通过抑制淋巴细胞的增殖发挥免疫抑制作用,常用剂量为每日两次,每次零点五到一克口服。

支持治疗

支持治疗对于免疫性肺炎患者也非常重要。对于出现呼吸困难的患者,给予吸氧治疗,维持血氧饱和度在正常范围。必要时,对于严重呼吸衰竭的患者,需进行机械通气治疗,包括无创机械通气和有创机械通气,以保证患者的氧合和通气功能。同时,加强营养支持,保证患者摄入足够的蛋白质、热量和维生素,有助于提高患者的免疫力和身体恢复能力。

免疫性肺炎与停药策略

是否停药是免疫性肺炎治疗中一个关键的决策。对于轻度免疫性肺炎,如果患者症状较轻,不影响日常生活,且影像学表现稳定或仅有轻微进展,可在密切监测下继续免疫治疗,同时给予积极的糖皮质激素治疗。但如果在治疗过程中病情加重,如症状恶化、影像学进展明显,则需立即停药。

对于中度免疫性肺炎,应立即停用免疫治疗,并给予积极的糖皮质激素和其他免疫抑制剂治疗。在病情得到有效控制,症状明显缓解,影像学表现改善后,是否重新启动免疫治疗需谨慎评估。一般来说,需要多学科团队共同讨论,综合考虑患者的肿瘤病情、免疫性肺炎的严重程度和复发风险等因素。如果患者的肿瘤病情相对稳定,且免疫性肺炎复发风险较高,通常不建议重新启动免疫治疗;若肿瘤病情进展迅速,且患者免疫性肺炎恢复良好,复发风险较低,在充分权衡利弊后,可在严密监测下谨慎尝试重新开始免疫治疗。

对于重度免疫性肺炎,患者往往病情危重,生命体征不稳定,应立即永久停用免疫治疗,并全力进行抢救治疗。在这种情况下,挽救患者生命是首要任务,免疫治疗带来的获益已远远小于其带来的风险。

免疫性肺炎作为免疫治疗的严重不良反应之一,需要临床医生高度重视。通过准确的诊断、及时有效的治疗以及合理的停药策略,能够在最大程度上降低免疫性肺炎对患者的危害,保障患者在接受免疫治疗过程中的安全和疗效。未来,随着对免疫性肺炎发病机制的深入研究和更多治疗手段的开发,有望进一步提高免疫性肺炎的诊疗水平,为肿瘤免疫治疗的广泛应用提供更有力的支持。

张敏霞

河北北方学院附属第一医院

下一篇乳腺癌筛查的重要性
上一篇贲门癌术后辅助治疗
联系我们/ABOUT US
  • 电话:010-87153955
  • 地址:北京市丰台区南方庄1号院安富大厦1416室
  • 电邮:mail@dzjkkp.org
扫一扫 关注我们

版权所有 © 北京大众健康科普促进会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18047971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60210513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