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尿:从原理到鉴别
血尿是指尿液中红细胞数量异常增多的现象。通常情况下,尿液中红细胞的数量是非常少的,但当每高倍镜视野下红细胞数量超过三个时,就可以诊断为血尿。根据血尿的表现形式,它可以分为肉眼血尿和镜下血尿。本文将详细探讨血尿的基本原理、鉴别方法以及其可能的病因。
一、血尿的基本原理
血尿的发生通常是由于泌尿系统的某些部位出现了病变或损伤,导致红细胞渗入尿液中。泌尿系统包括肾脏、输尿管、膀胱和尿道,任何一个部位的病变都可能导致血尿。常见的原因包括感染、结石、肿瘤、外伤以及某些全身性疾病。
二、肉眼血尿与镜下血尿的区别
肉眼血尿是指尿液呈现明显的红色或棕色,这种变化可以直接用肉眼观察到。肉眼血尿需要与其他导致尿液变红的情况相鉴别。一个重要的鉴别点是,肉眼血尿在离心后,上清液不呈红色,而沉渣中含有大量红细胞。相反,由其他原因引起的红色尿液,如某些药物或食物色素,离心后上清液仍为红色,且沉渣中红细胞较少。
镜下血尿则是指尿液外观正常,但在显微镜下可以观察到红细胞增多。这种情况通常需要通过尿液分析来检测。
三、血尿的鉴别诊断
在临床实践中,鉴别血尿的原因是诊断的关键。首先,需要排除假性血尿,即尿液颜色改变但并非由于红细胞增多引起的情况。例如,某些药物(如利福平)、食物(如甜菜根)或代谢产物(如血红蛋白尿、肌红蛋白尿)都可能导致尿液颜色改变。
其次,试纸条法虽然是快速检测尿液中红细胞的常用方法,但它并不能区分血尿、血红蛋白尿和肌红蛋白尿。因此,试纸条法阳性结果需要进一步的显微镜检查来确认。
四、血尿的可能病因
血尿的病因多种多样,常见的包括:
泌尿系统感染:如膀胱炎、肾盂肾炎等,常伴有尿频、尿急、尿痛等症状。
泌尿系统结石:结石在通过泌尿道时可能损伤黏膜,引起出血。
肿瘤:泌尿系统的良性或恶性肿瘤都可能导致血尿。
外伤:泌尿系统的外伤或手术后可能出现血尿。
全身性疾病:如血液系统疾病、免疫性疾病等,也可能导致血尿。
五、结语
血尿是一个常见的临床症状,其背后可能隐藏着多种病因。准确的诊断和鉴别对于制定有效的治疗方案至关重要。患者一旦发现血尿,应及时就医,通过详细的病史询问、体格检查和必要的实验室检查,明确病因并进行针对性治疗。
许苑
广东省中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