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识缺铁性贫血

2025-03-26 00:42:59       3240次阅读

认识缺铁性贫血

缺铁性贫血是一种常见的营养性贫血,主要由于体内铁元素缺乏导致血红蛋白合成不足,从而引发一系列临床症状。铁是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之一,参与氧的运输和储存,是血红蛋白的重要组成部分。缺铁性贫血不仅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还可能导致严重的健康问题。因此,了解缺铁性贫血的成因、症状及防治措施,对于提高公众健康水平具有重要意义。

一、缺铁性贫血的成因

缺铁性贫血的发生主要与铁摄入不足、铁吸收障碍和铁丢失过多有关。首先,饮食中铁摄入不足是导致缺铁性贫血的主要原因之一。尤其是素食者,由于不摄入动物性食物,容易导致铁摄入不足。其次,某些疾病如胃肠道疾病、慢性炎症等会影响铁的吸收,导致体内铁储备不足。此外,女性在月经期、孕期和哺乳期,由于铁需求量增加,若不及时补充,也容易出现缺铁性贫血。最后,慢性失血如消化道出血、痔疮等也是导致缺铁性贫血的重要原因。

二、缺铁性贫血的症状

缺铁性贫血的症状多种多样,主要表现为乏力、头晕、心悸、气短等全身症状。由于血红蛋白减少,导致组织供氧不足,患者常感到疲倦无力,注意力不集中。此外,缺铁性贫血还可能引起皮肤和黏膜的苍白,尤其是口唇、指甲和眼睑内侧。严重时,患者可能出现异食癖,如喜欢吃土、纸等非食物物质。儿童缺铁性贫血还可能影响智力发育和行为表现,导致学习困难和注意力缺陷。

三、缺铁性贫血的防治措施

合理膳食:预防缺铁性贫血的关键在于合理膳食,增加富含铁的食物摄入。动物性食物如红肉、肝脏、鱼类等含有丰富的血红素铁,吸收率较高。植物性食物如豆类、坚果、绿叶蔬菜等也含有一定量的非血红素铁,但吸收率较低。因此,建议在饮食中搭配富含维生素C的食物,如柑橘类水果、番茄等,以促进铁的吸收。

补充铁剂:对于已经确诊为缺铁性贫血的患者,医生通常会建议口服铁剂进行治疗。铁剂的种类多样,常见的有硫酸亚铁、富马酸亚铁等。服用铁剂时应注意避免与茶、咖啡、牛奶等食物同时摄入,以免影响铁的吸收。此外,铁剂可能引起胃肠道不适,如恶心、便秘等,患者应在医生指导下调整剂量。

治疗原发病:对于因慢性失血或铁吸收障碍导致的缺铁性贫血,治疗原发病是关键。消化道出血患者应及时就医,明确出血原因并进行相应治疗。对于胃肠道疾病患者,应在医生指导下进行药物治疗或手术干预,以改善铁的吸收。

四、结语

缺铁性贫血是一种可以预防和治疗的疾病,通过合理膳食、补充铁剂和治疗原发病等措施,可以有效改善患者的症状,提高生活质量。对于高危人群,如孕妇、儿童和老年人,应定期进行健康检查,及时发现和纠正铁缺乏问题。通过科学的防治措施,我们可以有效减少缺铁性贫血的发生,保障公众的健康。

李娜娜

安徽省立医院西院

下一篇肺癌的治疗
上一篇更年期不是“脾气病”,科学应对很重要
联系我们/ABOUT US
  • 电话:010-87153955
  • 地址:北京市丰台区南方庄1号院安富大厦1416室
  • 电邮:mail@dzjkkp.org
扫一扫 关注我们

版权所有 © 北京大众健康科普促进会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18047971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60210513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