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染性皮肤病的分类与原理
感染性皮肤病是皮肤科常见的疾病类型,按致病病原体的不同,可以分为以下几类:病毒感染性皮肤病、细菌感染性皮肤病、真菌感染性皮肤病、螺旋体感染性皮肤病和寄生虫感染性皮肤病。本文将详细介绍这些感染性皮肤病的分类及其原理。
一、病毒感染性皮肤病
病毒感染性皮肤病主要由各类病毒入侵皮肤黏膜所致。常见的病毒感染性皮肤病包括单纯疱疹、带状疱疹和传染性软疣。单纯疱疹由单纯疱疹病毒引起,多在皮肤黏膜交界处出现簇集性小水疱,伴有灼热感,易复发,常见于口唇周围。带状疱疹由水痘-带状疱疹病毒引发,以沿单侧周围神经分布的簇集性小水疱为特征,常伴有明显的神经痛,俗称“缠腰龙”。传染性软疣由传染性软疣病毒感染,表现为半球形丘疹,表面有蜡样光泽,中央有脐凹,可挤出白色乳酪样物质,多见于儿童及免疫力低下者。
二、细菌感染性皮肤病
细菌感染性皮肤病由不同细菌侵犯皮肤引起。脓疱疮是常见的化脓性皮肤病,主要由金黄色葡萄球菌或乙型溶血性链球菌感染,好发于儿童,表现为红斑、水疱、脓疱,易破溃结脓痂,具有传染性,可通过接触传播。疖与痈也属此类,疖是单个毛囊及其周围组织的急性化脓性炎症,表现为红肿热痛的小结节,逐渐肿大,顶部冒出黄白色脓头;痈则是多个相邻毛囊及其周围组织同时发生的急性化脓性炎症,病变范围更大,疼痛剧烈,多见于免疫力低下者和糖尿病患者。
三、真菌感染性皮肤病
真菌感染性皮肤病由真菌侵犯皮肤、毛发和指(趾)甲引起。手癣和足癣俗称“鹅掌风”“脚气”,表现为手掌、足底或趾间的水疱、脱屑、瘙痒,严重时可出现糜烂、渗液,具有传染性,常通过共用拖鞋、毛巾等物品传播。体癣是发生在除头皮、毛发、掌跖和甲以外其他部位的皮肤癣菌感染,典型损害为边界清楚的环状或多环状红斑,边缘有丘疹、水疱。甲癣即灰指甲,真菌侵犯甲板或甲下组织,使指甲变色、增厚、变脆,失去光泽,病程缓慢。
四、螺旋体感染性皮肤病
螺旋体感染性皮肤病的代表性疾病是梅毒,由梅毒螺旋体引起。梅毒分为一期、二期和三期。一期梅毒主要表现为硬下疳,是外生殖器部位的无痛性溃疡;二期梅毒出现梅毒疹,可表现为红斑、丘疹、脓疱等多种形态;三期梅毒可累及全身多个系统,皮肤表现为结节性梅毒疹、树胶肿等,危害性极大。
五、寄生虫感染性皮肤病
寄生虫感染性皮肤病的代表性疾病是疥疮,由疥螨寄生在人体皮肤表皮内引起。主要症状是剧烈瘙痒,夜间尤甚,皮疹多发生在皮肤薄嫩处,如指缝、腕部、肘窝、腋窝、乳房下、脐周、下腹部、外生殖器等部位,可出现丘疹、水疱、隧道等皮损,通过直接接触或间接接触患者的衣物、床上用品等传播。
结语
感染性皮肤病种类繁多,病因复杂,了解其分类和原理有助于我们更好地预防和治疗这些疾病。无论是病毒、细菌、真菌、螺旋体还是寄生虫引起的皮肤病,都需要及时诊断和治疗,以避免病情加重和传播。希望本文能为大家提供有益的参考,帮助更好地认识和应对感染性皮肤病。
张诚昊
云南省中医医院 皮肤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