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疫治疗的不良反应

2025-04-01 04:32:01       3245次阅读

免疫治疗的不良反应:实体肿瘤治疗中的挑战

近年来,免疫治疗作为一种新兴的癌症治疗手段,因其能够激活患者自身免疫系统来攻击肿瘤细胞而备受关注。然而,免疫治疗在带来希望的同时,也伴随着一系列不良反应,尤其是在实体肿瘤的治疗中。这些不良反应可能涉及多个系统,包括皮肤、胃肠道、肝脏、肺部、内分泌系统和神经系统。本文将详细探讨这些不良反应的表现及其可能的机制。

一、皮肤不良反应

皮肤不良反应是免疫治疗中较为常见的副作用之一。患者可能会出现皮疹,通常表现为红斑、丘疹,并伴有瘙痒。这些症状多发生于头面部、颈部及躯干部位。瘙痒症也是常见的皮肤反应,部分患者会出现全身或局部皮肤瘙痒,严重程度不一。这些反应可能与免疫治疗引发的皮肤炎症反应有关。

二、胃肠道不良反应

胃肠道不良反应在免疫治疗中也较为常见。腹泻是其中之一,可能是由于免疫治疗导致肠道黏膜免疫激活,引起肠道功能紊乱所致。轻者可能每天腹泻两到三次,重者可达每天十次以上,并可能伴有腹痛、恶心、呕吐等症状。严重时,患者可能发展为免疫性肠炎,出现黏液脓血便、发热等症状,肠镜检查可发现肠道黏膜充血、水肿、糜烂甚至溃疡。

三、肝脏不良反应

肝脏不良反应主要表现为肝功能异常,患者的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胆红素等指标升高。虽然部分患者可能无明显症状,但也有患者会出现乏力、食欲减退、黄疸等表现。这些反应可能与免疫治疗引发的肝脏炎症有关。

四、肺部不良反应

免疫性肺炎是免疫治疗中较为严重的肺部不良反应。患者可能出现咳嗽、气短、呼吸困难等症状,严重程度不同。胸部影像学检查可发现肺部有磨玻璃样阴影、实变影等。这种反应可能是由于免疫系统攻击肺部组织所致。

五、内分泌系统不良反应

内分泌系统的不良反应包括甲状腺功能异常和垂体炎。甲状腺功能异常可能表现为甲状腺功能减退或亢进。甲状腺功能减退时,患者可能出现乏力、怕冷、记忆力减退、水肿等症状;甲状腺功能亢进则可能表现为心慌、多汗、手抖、烦躁等。垂体炎较为少见,但可导致垂体功能减退,引起乏力、头痛、视力障碍等症状,严重时可能影响多个内分泌轴的功能。

六、神经系统不良反应

神经系统的不良反应包括免疫性神经炎和重症肌无力。免疫性神经炎的患者可能出现肢体麻木、疼痛、无力等症状,感觉神经和运动神经均可受累,严重程度因人而异。重症肌无力的患者可能出现眼睑下垂、复视、吞咽困难、四肢无力等症状,活动后症状加重,休息后可缓解。

结语

免疫治疗的不良反应是实体肿瘤治疗中的一大挑战。尽管这些不良反应可能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但通过及时的监测和干预,大多数不良反应是可以管理的。医生和患者需要密切合作,及时识别和处理这些不良反应,以确保免疫治疗的安全性和有效性。随着对免疫治疗机制的深入研究,我们有望开发出更为精准的治疗方案,最大限度地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

刘亮

天津市肿瘤医院

下一篇晚期肠癌治疗
上一篇胃癌的风险
联系我们/ABOUT US
  • 电话:010-87153955
  • 地址:北京市丰台区南方庄1号院安富大厦1416室
  • 电邮:mail@dzjkkp.org
扫一扫 关注我们

版权所有 © 北京大众健康科普促进会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18047971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60210513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