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状腺癌患者首次根治性治疗后低钙血症发生情况及影响因素预测价值

2025-03-11 19:17:18       3348次阅读

甲状腺癌患者首次根治性治疗后低钙血症发生情况及影响因素预测价值

甲状腺癌是最常见的内分泌恶性肿瘤之一,其治疗方法主要包括手术切除、放射性碘治疗和激素抑制治疗。根治性手术是甲状腺癌治疗的主要手段之一,但术后可能出现多种并发症,其中低钙血症是较为常见且需要关注的问题。本文将探讨甲状腺癌患者首次根治性治疗后低钙血症的发生情况及其影响因素的预测价值。

一、甲状腺癌及其治疗

甲状腺癌主要包括乳头状癌、滤泡状癌、髓样癌和未分化癌,其中乳头状癌是最常见的类型。甲状腺癌的治疗通常以手术为主,根治性手术包括甲状腺全切除或次全切除,可能伴随颈部淋巴结清扫。术后患者可能需要接受放射性碘治疗以清除残留癌细胞,并通过甲状腺激素抑制治疗来降低促甲状腺激素水平,从而减少癌症复发的风险。

二、低钙血症的发生情况

低钙血症是甲状腺癌根治性手术后常见的并发症之一,主要由于手术过程中甲状旁腺功能受损或血液供应中断所致。甲状旁腺是调节体内钙磷代谢的重要器官,其分泌的甲状旁腺激素能够促进骨骼释放钙、肾脏重吸收钙以及肠道吸收钙。术后甲状旁腺功能受损会导致血钙水平下降,引发低钙血症。

在本研究中,选取了2021年5月至2022年10月期间在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接受根治性手术的146例甲状腺癌患者。根据术后7天内的血钙水平,将患者分为血钙正常组和低钙血症组。结果显示,术后7天内血钙正常的患者有81例,占总数的55.48%;而低钙血症患者有65例,占44.52%。

三、影响因素及预测价值

研究发现,低钙血症组中乳头状癌的比例明显低于血钙正常组,而合并桥本甲状腺炎、临床T4期、术前抗甲状腺过氧化物酶抗体升高的比例明显高于血钙正常组。这些因素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提示它们可能是低钙血症发生的影响因素。

桥本甲状腺炎是一种自身免疫性疾病,常与甲状腺癌并存。其病理机制可能导致甲状旁腺功能受损,从而增加术后低钙血症的风险。临床T4期表示肿瘤已侵及甲状腺外组织,手术难度增加,可能导致甲状旁腺损伤的风险上升。术前抗甲状腺过氧化物酶抗体升高提示患者存在自身免疫反应,可能影响术后甲状旁腺功能恢复。

然而,研究中发现年龄、性别、甲状腺癌家族史、肿瘤单双侧情况、中央区转移比例、术前促甲状腺激素升高比例、术前甲状旁腺激素降低比例在两组间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这表明这些因素可能对术后低钙血症的发生无显著影响。

四、结语

甲状腺癌患者在首次根治性治疗后,低钙血症的发生率较高,且与多种因素相关。合并桥本甲状腺炎、临床T4期以及术前抗甲状腺过氧化物酶抗体升高是低钙血症的重要预测因素。了解这些影响因素有助于术前评估患者的低钙血症风险,并采取相应的预防措施,以提高术后恢复质量。未来的研究应进一步探讨其他可能的影响因素及其机制,以便更好地指导临床实践。

王璞

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下一篇肝癌晚期患者的治疗
上一篇肺癌与环境污染的关联性
联系我们/ABOUT US
  • 电话:010-87153955
  • 地址:北京市丰台区南方庄1号院安富大厦1416室
  • 电邮:mail@dzjkkp.org
扫一扫 关注我们

版权所有 © 北京大众健康科普促进会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18047971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60210513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