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霍奇金淋巴瘤(NHL)是一组起源于淋巴结和淋巴组织的恶性肿瘤,其发病率逐年上升,已成为血液系统中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与霍奇金淋巴瘤不同,NHL具有多种亚型,临床表现多样,治疗方法各异。本文将详细介绍非霍奇金淋巴瘤的诊治流程。
临床表现 非霍奇金淋巴瘤可发生在任何年龄,但以中老年人居多。最常见表现为无痛性、进行性淋巴结肿大,可伴有发热、盗汗、体重减轻等全身症状。部分患者可出现肝脾肿大、皮肤损害、骨髓浸润等全身多器官受累。
诊断方法 非霍奇金淋巴瘤的诊断需综合运用多种检查手段: (1) 影像学检查:CT、MRI、PET-CT等可显示淋巴结肿大、器官受累情况,有助于分期和疗效评估。 (2) 骨髓穿刺:了解骨髓受累情况,排除白血病。 (3) 淋巴结活检:确诊NHL的金标准,需行病理学、免疫组化等检查明确亚型。 (4) 实验室检查:血常规、肝肾功能、LDH等评估患者一般情况和预后。
临床分期 非霍奇金淋巴瘤采用Ann Arbor分期系统,分为Ⅰ-Ⅳ期,其中Ⅰ-Ⅱ期为早期,Ⅲ-Ⅳ期为晚期。分期判断有助于指导治疗和评估预后。
治疗方案 非霍奇金淋巴瘤的治疗需根据亚型、分期、患者一般情况等综合制定个体化方案: (1) 化疗:NHL的主要治疗手段,常用的化疗方案有CHOP、R-CHOP、EPOCH等,需根据患者具体情况选择。 (2) 放疗:对于早期、局限性病变可考虑局部放疗,与化疗联合应用可提高疗效。 (3) 靶向治疗:针对特定分子靶点如CD20、CD30等,可采用利妥昔单抗、布妥昔单抗等药物,提高治疗选择性。 (4) 造血干细胞移植:对于部分高危、复发难治患者,可考虑自体或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提高长期生存率。 (5) 支持治疗:包括抗感染、输血、营养支持等,改善患者一般状况,减轻治疗相关不良反应。
预后评估 非霍奇金淋巴瘤的预后受多种因素影响,如病理亚型、分期、年龄、一般情况等。目前常用的预后评分系统有国际预后指数(IPI)、Follicular Lymphoma International Prognostic Index(FLIPI)等。根据评分高低可将患者分为不同风险组,指导个体化治疗。
总之,非霍奇金淋巴瘤是一组异质性较强的疾病,需综合运用多种检查手段明确诊断,根据具体情况制定个体化治疗方案。随着新药、新技术的不断涌现,NHL的治疗效果已有明显提高,但规范化诊疗流程仍需进一步推广和完善。医患携手,共同对抗这一血液系统顽疾。
沈佳坤
江西省上饶市人民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