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肾脏疾病尤其是肾癌的发病率不断上升,血液透析成为了救治肾癌患者的重要手段之一。其中,动静脉内痿(AVF)是血液透析患者长期血管通路的首选。然而,动静脉内痿的狭窄或闭塞是常见的并发症,需要及时进行经皮腔内血管成形术(PTA)以恢复血流通畅。本文将详细介绍超声引导下动静脉内痿PTA的流程和技巧,并探讨患者心理健康在治疗过程中的重要性。
一、超声引导下动静脉内痿PTA的流程 1. 术前准备 对于需要进行PTA的患者,首先要进行全面的评估。包括病史收集、体格检查、血常规、凝血功能、心电图等。同时,通过超声检查明确动静脉内痿狭窄或闭塞的具体位置和程度,为手术提供重要依据。术前应向患者充分解释手术的必要性、可能的风险和预期效果,以消除患者的紧张情绪。
手术操作 在超声引导下,首先对动静脉内痿进行局部消毒、铺巾、麻醉,然后穿刺血管。将导丝穿过狭窄或闭塞部位,沿导丝引入导管和球囊。在超声的实时监测下,对狭窄或闭塞部位进行扩张,直至血流恢复正常。术后再次进行超声检查,评估手术效果。
术后管理 PTA术后应密切观察患者的血压、心率等生命体征,注意有无出血、血肿等并发症。定期进行超声检查,评估动静脉内痿的血流情况。如有必要,可给予抗凝、抗血小板等药物治疗,预防血栓形成。同时,指导患者进行合理的血管通路护理,延长动静脉内痿的使用寿命。
二、超声引导下动静脉内痿PTA的技巧 1. 精准定位 超声引导可以实时显示血管的解剖结构和血流情况,帮助术者精准定位狭窄或闭塞部位。在穿刺、导丝通过等关键步骤中,超声的实时监测可以避免血管损伤,提高手术安全性。
合理选择球囊 根据狭窄或闭塞部位的长度和直径,选择合适大小的球囊。过大的球囊可能造成血管损伤,过小的球囊则难以达到理想的扩张效果。在扩张过程中,应缓慢加压,避免球囊破裂。
防止并发症 在PTA过程中,应密切观察患者的血压、心率等生命体征变化,及时发现并处理可能的并发症。如术后出现动静脉瘘过度分流,可采取压迫止血、缝扎等措施。对于穿刺点出血,可给予局部压迫止血。
三、心理健康支持的重要性 肾癌患者往往承受着巨大的心理压力,动静脉内痿PTA作为一种有创操作,可能加剧患者的焦虑、恐惧等负面情绪。医护人员应重视患者的心理状况,给予充分的关心和支持。
术前心理疏导 在术前准备阶段,医护人员应与患者充分沟通,了解患者的担忧和顾虑。通过耐心解释手术的必要性和安全性,帮助患者树立信心,减轻术前焦虑。
术后心理支持 PTA术后,患者可能会出现疼痛、肢体麻木等不适症状,医护人员应及时评估患者的疼痛程度,给予相应的镇痛措施。同时,鼓励患者表达术后的感受,给予积极的反馈和鼓励,帮助患者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
长期心理干预 对于长期接受血液透析的患者,医护人员应定期进行心理健康评估,及时发现患者的心理问题,并给予相应的干预措施。如必要时,可邀请心理医生参与诊疗,为患者提供专业的心理咨询和治疗。
总之,超声引导下动静脉内痿PTA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手段,可以显著改善肾癌患者的生活质量。医护人员应重视手术的每一个细节,提高手术成功率。同时,给予患者充分的心理健康支持,帮助患者积极面对疾病,提高治疗效果。
赵焕园
承德县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