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发性骨髓瘤(Multiple Myeloma, MM)是一种恶性血液肿瘤,以克隆性浆细胞在骨髓内增殖为特征,常导致骨质疏松、病理性骨折、贫血等症状。此外,多发性骨髓瘤还可能引起肾脏损伤,即管型肾病(Myeloma Cast Nephropathy, MCN),这是急性肾损伤(Acute Kidney Injury, AKI)的一个重要原因。
多发性骨髓瘤与肾脏损伤的机制
多发性骨髓瘤相关的肾脏损伤机制主要涉及以下几个方面: 1.
轻链蛋白沉积
:多发性骨髓瘤细胞产生的异常单克隆免疫球蛋白,特别是轻链蛋白(Bence Jones Protein),在肾小管内沉积形成管型,阻塞肾小管,导致肾小管损伤和功能障碍。 2.
免疫复合物沉积
:异常的免疫球蛋白可形成免疫复合物,沉积于肾小球和肾小管,引发炎症反应和组织损伤。 3.
高钙血症
:多发性骨髓瘤细胞可导致高钙血症,高钙血症进一步增加肾脏钙化的风险,影响肾脏功能。 4.
肾脏血流动力学改变
:多发性骨髓瘤可引发肾脏血流动力学的改变,导致肾脏缺血,进一步加重肾脏损伤。
急性肾损伤的临床表现
多发性骨髓瘤引起的急性肾损伤通常表现为: -
尿量减少
:由于肾小管阻塞,患者可能出现少尿或无尿。 -
血清肌酐和尿素氮升高
:肾脏清除能力下降,导致血清肌酐和尿素氮水平升高。 -
电解质紊乱
:包括高钾血症、高磷血症和代谢性酸中毒等。 -
水肿
:由于肾脏排水能力下降,患者可能出现全身性水肿。
治疗原则
针对多发性骨髓瘤引起的急性肾损伤,治疗原则包括: 1.
化疗
:化疗是多发性骨髓瘤的主要治疗手段,通过减少恶性浆细胞的数量,降低轻链蛋白的产生,从而减轻肾脏损伤。 2.
血液净化治疗
:包括血液透析和血浆置换,可以有效清除血液中的轻链蛋白,减轻肾脏负担。 3.
支持治疗
:包括补液、维持电解质平衡、控制高钙血症等,以减轻肾脏损伤和改善患者症状。 4.
肾脏保护措施
:避免使用对肾脏有损害的药物,如非甾体抗炎药等。
预后与随访
多发性骨髓瘤引起的急性肾损伤的预后与多种因素相关,包括患者的年龄、基础健康状况、肾脏损伤的严重程度以及治疗的及时性和有效性。定期的血液检查和肾功能监测对于评估治疗效果和调整治疗方案至关重要。
综上所述,多发性骨髓瘤管型肾病导致急性肾损伤的治疗需要综合考虑疾病原理和临床表现,采取个体化的治疗方案,以期达到最佳的治疗效果。
周达
广西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