冠心病引起胸痛的原理包括:
冠状动脉狭窄:冠状动脉是供应心脏肌肉血液的主要血管。动脉粥样硬化是一种慢性炎症过程,其特征是脂质、炎症细胞和结缔组织在血管壁内逐渐累积,形成斑块。这些斑块会使得冠状动脉变得狭窄,减少血液流向心肌,心肌得不到充足的血液供应,就会发生缺血,从而引发疼痛。
心肌缺血:当心脏负荷增加,如剧烈运动、情绪激动、饱餐或寒冷刺激等情况下,心肌对血液和氧气的需求增加。如果冠状动脉狭窄严重,不能提供足够的血液,心肌就会产生缺血,缺血区域的心肌细胞会释放出导致疼痛的物质,如乳酸、钾离子和氢离子等,这些物质刺激心脏的痛觉神经末梢,引起胸痛。
心肌缺氧:心肌细胞对氧气的需求极高,冠状动脉狭窄或阻塞导致血液中的氧气供应不足,心肌细胞因缺氧而受损,产生疼痛。缺氧还可能引起心肌代谢紊乱,导致心肌收缩力下降,进一步加重心肌缺血。
心肌梗死:当冠状动脉完全阻塞,心肌细胞因长时间严重缺血而发生坏死,即心肌梗死。心肌梗死是冠心病最严重的并发症,胸痛症状剧烈,若不及时救治,可能危及生命。
冠心病的治疗方案包括:
药物治疗:
抗血小板药物:如阿司匹林、氯吡格雷等,它们可以抑制血小板聚集和血栓形成,减少心肌缺血的风险。
硝酸酯类药物:如硝酸甘油,能够扩张冠状动脉和静脉,减少心脏的前后负荷,增加心肌的血流量,缓解胸痛。
β-受体阻滞剂:如美托洛尔,能够降低心率和心肌收缩力,减少心肌的氧耗,从而缓解心绞痛。
钙通道阻滞剂:如地尔硫卓,能够降低心肌收缩力和心率,扩张冠状动脉,增加心肌的血流量,减轻胸痛。
介入治疗:
冠状动脉球囊扩张术(PTCA):通过导管将球囊送入狭窄的冠状动脉,通过充气扩张球囊,使血管腔增大,改善血流。
支架植入术:在PTCA的基础上,植入金属或药物洗脱支架,以保持血管的通畅,防止血管再次狭窄。
外科手术:
冠状动脉搭桥手术(CABG):对于多支血管病变或不适合介入治疗的患者,可以通过外科手术将健康的血管移植到冠状动脉狭窄或阻塞处,绕过病变部位,为心肌提供充足的血液供应。
生活方式的改变:
戒烟:吸烟是冠心病的重要危险因素,戒烟可以显著降低冠心病的风险。
控制饮食:减少饱和脂肪和反式脂肪的摄入,增加富含纤维的食物摄入,有助于控制血脂和血压。
增加体育锻炼:适度的体育锻炼可以提高心肺功能,改善心肌的供血和供氧,减少心绞痛的发作。
定期检查:冠心病患者应定期进行心电图、心脏超声、冠状动脉造影等检查,以监测心脏功能和冠状动脉的状况,及时发现并处理问题。
冠心病的治疗需要综合考虑患者的具体情况,制定个性化的治疗方案。患者应与医生密切合作,遵循医嘱,积极配合治疗,以改善症状,提高生活质量。同时,预防冠心病的发生,关键在于健康的生活方式和定期的体检。通过改善生活方式、控制危险因素、及时就医和治疗,冠心病患者可以有效地控制病情,减少心血管事件的发生,提高生活质量。
邓华
广东省中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