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迪利单抗在肝癌二线治疗中对无进展生存期(PFS)的影响

2025-02-25 17:58:42       32次阅读

肝癌作为一种全球范围内常见的恶性肿瘤,其发病率和死亡率都位居前列。在肝癌的治疗过程中,尤其是二线治疗阶段,如何延长患者无进展生存期(PFS)是一个重要课题。近年来,免疫治疗作为一种新兴的治疗手段,在肝癌的治疗中显示出了潜力和希望。信迪利单抗作为一种免疫检查点抑制剂,在肝癌二线治疗中显示出了改善PFS的效果。本文将探讨信迪利单抗在肝癌二线治疗中的作用机制以及对PFS的影响。

肝癌的发病机制复杂,涉及多种致癌因素和信号通路。原发性肝癌的发生与慢性肝炎病毒感染、肝硬化、黄曲霉素暴露等因素密切相关。在肝癌的发展过程中,肿瘤细胞能够通过多种机制逃避机体的免疫监视,形成免疫抑制环境,从而促进肿瘤的生长和转移。因此,恢复和增强机体的抗肿瘤免疫反应是治疗肝癌的关键。

信迪利单抗是一种针对程序性死亡蛋白1(PD-1)的人源化单克隆抗体。PD-1是T细胞表面的一种免疫检查点分子,当其与配体PD-L1结合时,能够抑制T细胞的活化和增殖,从而抑制抗肿瘤免疫反应。信迪利单抗通过阻断PD-1与PD-L1的结合,解除对T细胞的抑制,从而恢复机体的抗肿瘤免疫反应。

在肝癌二线治疗中,信迪利单抗显示出了改善PFS的潜力。多项临床研究证实,与标准治疗相比,信迪利单抗能够显著延长晚期肝癌患者的PFS。信迪利单抗的作用机制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增强T细胞的抗肿瘤活性:信迪利单抗通过阻断PD-1与PD-L1的结合,解除T细胞的抑制,增强T细胞对肿瘤细胞的杀伤作用。

促进免疫记忆的形成:信迪利单抗能够促进T细胞分化为记忆性T细胞,形成持久的免疫记忆,为后续的治疗提供支持。

抑制肿瘤免疫逃逸:信迪利单抗能够抑制肿瘤细胞表面PD-L1的表达,阻断肿瘤细胞通过PD-1/PD-L1通路的免疫逃逸。

调节肿瘤微环境:信迪利单抗能够改变肿瘤微环境中的免疫细胞比例和功能状态,形成有利于抗肿瘤免疫反应的微环境。

综上所述,信迪利单抗作为一种免疫检查点抑制剂,在肝癌二线治疗中显示出了改善PFS的效果。其作用机制主要通过增强T细胞的抗肿瘤活性、促进免疫记忆的形成、抑制肿瘤免疫逃逸和调节肿瘤微环境等方面发挥作用。然而,信迪利单抗在肝癌治疗中的最佳应用时机、剂量和疗程等问题仍需进一步研究和探讨。随着免疫治疗研究的不断深入,相信信迪利单抗等免疫检查点抑制剂将在肝癌的治疗中发挥更大的作用,为肝癌患者带来新的希望。

侯训博

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

下一篇FGFR2、ALK等基因重排胰腺癌的靶向治疗
上一篇肺癌治疗中你最想知道的问题
联系我们/ABOUT US
  • 电话:010-87153955
  • 地址:北京市丰台区南方庄1号院安富大厦1416室
  • 电邮:mail@dzjkkp.org
扫一扫 关注我们

版权所有 © 北京大众健康科普促进会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18047971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60210513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