胃癌是一种常见的恶性肿瘤,其发病率和死亡率在全球范围内都居高不下。手术治疗作为胃癌的主要治疗手段之一,在去除肿瘤的同时,也可能带来一系列术后并发症,其中术后腹痛尤为常见。本文将对胃癌术后腹痛的两个主要原因——肠粘连与肠梗阻进行详细解释,并探讨相应的临床表现和治疗原则。
胃癌术后腹痛的原因:肠粘连
胃癌手术通常涉及切除部分或全部胃以及周围的淋巴结,这种侵入性操作不可避免地会对腹部组织造成损伤。手术创伤在愈合过程中,可能导致肠道之间或肠道与其他脏器之间形成异常的纤维性粘连,即肠粘连。这种粘连可能会牵拉肠道,引起不同程度的腹痛。肠粘连引起的腹痛通常呈阵发性,疼痛程度不一,可能与体位变化、饮食摄入等因素有关。
肠粘连与肠梗阻的关系
肠粘连的存在增加了肠梗阻的风险。肠梗阻是指肠道内容物通过受阻,导致肠道扩张和肠壁水肿的一种病理状态。根据梗阻的原因,肠梗阻可分为机械性肠梗阻和动力性肠梗阻两大类,其中机械性肠梗阻与肠粘连关系密切。机械性肠梗阻通常是由于粘连带压迫或缠绕肠道,导致肠道内容物无法正常通过。
胃癌术后肠梗阻的临床表现
胃癌术后患者若出现肠梗阻,其临床表现主要包括持续性腹痛、腹胀,以及恶心、呕吐等症状。腹痛通常位于脐周或右下腹部,可能呈阵发性加剧,与肠蠕动增强有关。腹胀则与肠内容物通过受阻、肠道扩张有关,可能伴随肠鸣音亢进。恶心、呕吐是由于肠道扩张引起的反射性胃肠功能紊乱所致,呕吐物可能包括胃内容物或胆汁。
胃癌术后肠梗阻的治疗原则
对于胃癌术后肠梗阻患者,治疗原则应根据梗阻的类型和严重程度来确定,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禁食与胃肠减压
:立即禁食,以减轻胃肠道负担,避免加重梗阻。同时,通过安置胃管进行胃肠减压,将胃肠道内的气体和液体引流出体外,以减轻胃肠道压力。
灌肠
:通过灌肠促进肠道内容物排出,缓解肠道扩张,适用于部分动力性肠梗阻患者。
药物治疗
:使用抗生素预防或控制感染,解痉药物缓解肠道痉挛,以及止痛药物减轻患者疼痛。
营养支持
:通过静脉输液等方式补充营养,维持机体能量和电解质平衡,特别是对于不能经口进食的患者。
手术治疗
:对于药物治疗无效或肠梗阻复发的患者,可考虑再次手术解除梗阻。手术可能包括粘连松解术、肠段切除术等,具体取决于梗阻的原因和位置。
术后护理与预防
除了上述治疗原则外,术后护理和预防措施同样重要。患者和家属应积极配合医生的治疗安排,做好以下术后护理和康复工作:
饮食调整
:术后应逐渐从流质饮食过渡到半流质、软食,最后恢复正常饮食。避免高纤维、难消化的食物,减少肠道负担。
活动与锻炼
:在医生指导下,适当增加活动量,促进肠道蠕动,减少粘连形成。
定期随访
:定期到医院进行随访,监测身体状况,及时发现并处理可能出现的并发症。
心理支持
:提供必要的心理支持,帮助患者克服术后的焦虑和抑郁情绪,积极面对康复过程。
总之,胃癌术后腹痛可能与肠粘连和肠梗阻有关。患者一旦出现腹痛、腹胀、恶心、呕吐等症状,应及时就医,明确诊断并积极治疗,以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和死亡率。同时,患者和家属也应积极配合医生的治疗安排,做好术后护理和康复工作,以期早日康复。通过综合治疗和细心护理,许多胃癌术后患者能够有效控制症状,提高生活质量,并有望实现长期生存。
马志承
天津市第一中心医院
            北京大众健康科普促进会
        
                        
                        
                        
            扫一扫 关注我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