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髓性白血病(CML),也称为慢性髓系白血病,是一种血液系统恶性肿瘤,其特点是骨髓中未成熟的髓系细胞增多,导致正常血细胞生成受阻。本文将深入探讨CML的发病机制,并重点讨论手术治疗在CML治疗中的作用。
CML的发病机制
CML的发病与染色体异常密切相关。最常见的染色体异常是费城染色体(Ph),这是一种小的异常染色体,其形成是由于9号和22号染色体之间的易位。这一易位导致BCR和ABL两个基因融合,形成BCR-ABL融合基因。BCR-ABL基因编码的蛋白是一种异常的酪氨酸激酶,具有持续激活的活性,从而促使白血病细胞无限制地增殖。
酪氨酸激酶是一种重要的酶类,其正常功能是调控细胞的生长、分化和存活。在CML中,由于BCR-ABL融合基因的异常活性,酪氨酸激酶失去了正常的调控机制,导致细胞信号传导异常,细胞周期失控,从而引发白血病细胞的无限增殖。此外,BCR-ABL融合蛋白还能干扰细胞凋亡的正常过程,使白血病细胞逃避凋亡,进一步促进肿瘤的发展。
除了染色体异常,CML的发生还与多种遗传和表观遗传因素有关。研究表明,CML患者的基因组中存在多个基因的突变和拷贝数变异,这些变异可能与CML的发病风险、病程进展和治疗效果密切相关。此外,表观遗传因素如DNA甲基化和组蛋白修饰异常也在CML的发生发展中发挥重要作用。
CML的临床表现
CML通常分为三个阶段:慢性期、加速期和急变期。慢性期是CML的初始阶段,患者可能没有明显症状,但血常规检查可发现白细胞计数异常升高。随着病情进展,患者可能出现疲劳、体重减轻、发热和脾脏肿大等症状。加速期和急变期是CML的晚期阶段,此时病情恶化,患者症状加重,预后较差。
在慢性期,CML患者的症状相对轻微,可能包括乏力、易感染、皮肤苍白等。这些症状是由于白血病细胞对正常血细胞的替代作用导致的。随着病情进展,患者可能出现脾脏肿大、出血倾向、贫血等症状,这些症状提示CML进入了加速期和急变期。
手术治疗在CML治疗中的作用
手术治疗在CML治疗中的地位相对较低,主要原因是CML是一种全身性疾病,手术治疗难以达到根治目的。然而,在某些特定情况下,手术治疗仍然发挥重要作用。
脾切除术:对于脾脏明显肿大并伴有压迫症状的患者,脾切除术可以减轻症状,改善生活质量。但需注意,脾切除术并不能治愈CML,仅能作为姑息治疗手段。脾切除术后,患者仍需接受药物治疗和其他综合治疗,以控制病情进展。
造血干细胞移植:对于年轻、高危或对酪氨酸激酶抑制剂耐药的CML患者,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allo-HSCT)是一种潜在的根治性治疗方法。allo-HSCT通过清除体内的白血病细胞,重建正常的造血功能,达到治愈目的。然而,allo-HSCT存在较高的治疗相关死亡率和并发症风险,因此需要严格评估患者的适应症和风险。allo-HSCT的适应症包括年龄、基因突变、疾病分期等因素,需要综合考虑。此外,allo-HSCT的并发症包括移植物抗宿主病(GVHD)、感染、出血等,需要密切监测和积极处理。
介入治疗:在某些特殊情况下,如CML患者合并严重的出血、感染等并发症,介入治疗如动脉栓塞术、经皮穿刺引流术等可以作为辅助治疗手段,缓解患者的临床症状,改善生活质量。
药物治疗在CML治疗中的地位
与手术治疗相比,药物治疗在CML治疗中的地位更为重要。酪氨酸激酶抑制剂(TKI)是CML治疗的基石,如伊马替尼、达沙替尼等。TKI通过抑制BCR-ABL融合蛋白的活性,阻断异常信号传导,从而抑制白血病细胞的增殖。TKI的疗效显著,大部分患者可以获得长期生存。然而,部分患者可能对TKI耐药,需要更换其他TKI或接受allo-HSCT治疗。
除了TKI,其他药物治疗如化疗、免疫治疗等也在CML治疗中发挥作用。化疗通过杀死白血病细胞,缓解病情,但疗效有限,副作用较大。免疫治疗通过激活患者自身的免疫系统,杀伤白血病细胞,疗效尚需进一步研究。
结语
综上所述,CML的发病与BCR-ABL融合基因密切相关,其临床表现多样,治疗手段包括药物治疗、手术治疗等。手术治疗在CML治疗中的地位相对较低,但在特定情况下仍可发挥重要作用
钟樱红
梅州市人民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