垂体瘤简要科普

2025-03-02 07:58:44       32次阅读

垂体瘤是一种较为常见的脑部肿瘤,起源于垂体细胞,约占所有脑肿瘤的10%-15%。垂体位于大脑底部,紧邻视神经交叉,是内分泌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负责分泌多种激素调节身体功能。垂体瘤根据其生物学特性可分为功能性和非功能性两大类,其中功能性垂体瘤会过度分泌激素,引起相应内分泌失调症状;非功能性垂体瘤则无激素分泌异常。本文将对垂体瘤的治疗进行简要科普。

一、垂体瘤的分类和症状

垂体瘤的分类基于其是否分泌激素,分为功能性垂体瘤和非功能性垂体瘤。功能性垂体瘤又可以根据分泌的激素类型进一步分类,包括泌乳素瘤、生长激素瘤、促肾上腺皮质激素瘤等。这些肿瘤根据分泌的激素类型,可以产生不同的症状。例如,泌乳素瘤可能导致男性乳房发育、性功能障碍和女性月经不规律或闭经;生长激素瘤可能导致肢端肥大症,表现为手、足、鼻和下颌的增大;促肾上腺皮质激素瘤可能导致库欣病,表现为肥胖、高血压和糖尿病等。

非功能性垂体瘤不分泌激素,因此症状多与肿瘤的大小和位置有关,可能压迫周围结构,导致头痛、视力下降、视野缺损等症状。

二、手术治疗

手术是治疗垂体瘤的首选方法,尤其是对于大腺瘤或引起视力损害的病例。手术方法主要有经鼻垂体瘤切除术和开颅手术两种。经鼻垂体瘤切除术具有创伤小、恢复快的优点,适用于大部分垂体瘤患者。这种方法通过鼻腔进入,避免了开颅手术可能带来的颅骨损伤和较大的手术创伤,术后恢复也相对较快。开颅手术适用于部分大型垂体瘤或侵袭性垂体瘤患者,尤其是那些经鼻手术难以达到的肿瘤。开颅手术可以直接暴露肿瘤,有时能更彻底地切除肿瘤,但也伴随着更大的手术风险和创伤。

三、药物治疗

药物治疗主要用于功能性垂体瘤,尤其是泌乳素瘤。多巴胺受体激动剂如卡伯古林和奎尼丁是治疗泌乳素瘤的首选药物,可使大部分泌乳素瘤患者恢复正常泌乳素水平,缩小肿瘤体积。这些药物通过激活多巴胺受体,减少泌乳素的分泌,从而控制病情。对于生长激素瘤和促肾上腺皮质激素瘤,生长抑素类似物如奥曲肽和帕瑞肽是常用药物,可抑制激素过度分泌,缓解临床症状。这些药物通过模拟生长抑素的作用,减少生长激素和促肾上腺皮质激素的分泌,减轻症状并控制肿瘤生长。

四、放射治疗

对于手术不能完全切除或残留的垂体瘤,放射治疗是重要的辅助治疗手段。立体定向放射治疗如伽玛刀和射波刀具有精确度高、副作用小的优点,可用于部分小型垂体瘤或手术禁忌的患者。这些技术通过高能量射线精确照射肿瘤,减少对周围正常组织的损伤。全脑放疗适用于部分侵袭性垂体瘤,但可能引起一定神经损伤。全脑放疗通过照射整个脑部来治疗肿瘤,但由于其广泛的照射范围,可能会对正常脑组织造成一定的损伤。

五、综合治疗

垂体瘤的治疗需要综合考虑肿瘤大小、侵袭性、激素分泌情况等因素,制定个体化治疗方案。对于部分复杂垂体瘤,可采用手术+药物治疗或手术+放射治疗的综合治疗模式,以提高治疗效果,减少复发。这种综合治疗模式可以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和肿瘤的特点,灵活调整治疗方案,以达到最佳的治疗效果。

六、治疗后的监测和预后

垂体瘤的治疗需要患者积极配合医生治疗,定期复查,以获得最佳预后。治疗后,患者需要定期进行血液激素水平检测和影像学检查,以监测肿瘤的复发和激素水平的变化。对于功能性垂体瘤,还需要关注激素水平的控制情况,以避免激素水平异常对身体造成的影响。

总之,垂体瘤的治疗需要综合运用手术、药物、放射等多种手段,根据患者具体情况制定个体化方案。随着医学技术的发展,垂体瘤的治疗效果不断提高,但仍需患者积极配合医生治疗,定期复查,以获得最佳预后。

任正婷

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下一篇宫颈癌的诊断:识别HPV感染的临床标志
上一篇胃癌的作用机制
联系我们/ABOUT US
  • 电话:010-87153955
  • 地址:北京市丰台区南方庄1号院安富大厦1416室
  • 电邮:mail@dzjkkp.org
扫一扫 关注我们

版权所有 © 北京大众健康科普促进会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18047971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60210513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