膜性肾病是一种以肾小球基底膜异常增厚为特征的肾脏疾病,这种病理性改变导致肾小球对蛋白质的过滤功能受损,从而引起蛋白尿。蛋白尿是膜性肾病最常见的临床表现之一,同时也是病情进展和预后不良的重要指标。对于膜性肾病患者来说,及时识别病情变化并寻求医疗帮助至关重要。本文将为您提供详细指南,帮助您识别需要及时就医的情况。
1. 尿蛋白增多
尿中蛋白质的增多是膜性肾病的主要症状之一。正常情况下,尿液中的蛋白质含量很低,但膜性肾病患者由于肾小球滤过屏障受损,导致大量蛋白质,尤其是白蛋白,通过尿液排出。如果您发现尿液中泡沫增多,持续不消退,这可能是尿蛋白增多的迹象,需要及时就医。尿蛋白的增多不仅反映了肾脏功能受损的程度,还可能增加心血管并发症的风险,因此必须予以重视。
2. 水肿
膜性肾病患者由于尿蛋白的丢失,血浆中的蛋白质浓度降低,导致血浆胶体渗透压下降。这会引起水分从血管外渗到组织间隙,引起水肿。水肿是膜性肾病患者常见的临床表现,常见于眼睑、下肢或全身。如果您出现持续不消退的水肿,应尽快就医,因为水肿可能是肾功能进一步恶化的标志。
3. 高血压
膜性肾病患者常伴有高血压,这可能与尿蛋白丢失导致的血容量减少和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激活有关。高血压不仅加重肾脏损伤,加速病情进展,还可能导致心脑血管并发症。如果您的血压持续升高或波动较大,应及时就医,以便医生调整降压治疗方案。
4. 肾功能下降
随着病情的发展,膜性肾病可能导致肾功能逐渐下降。肾功能不全的早期症状包括尿量减少、恶心、呕吐、食欲减退等。如果您出现这些症状,应立即就医。肾功能不全的进一步发展可能导致代谢紊乱、电解质紊乱和酸碱平衡失调,严重时可危及生命。
5. 感染
膜性肾病患者由于免疫功能受损,容易发生感染。感染是膜性肾病常见的并发症,也是导致病情加重的常见原因。如果您出现发热、咳嗽、尿频、尿急等感染症状,应及时就医。感染的及时控制对于防止病情加重和改善预后至关重要。
6. 药物副作用
膜性肾病的治疗药物,如免疫抑制剂,可能引起副作用,如肝功能异常、骨髓抑制等。在治疗过程中,如果出现相关症状,应及时就医。医生会根据病情和药物副作用调整治疗方案,以保证治疗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7. 病情加重或新发症状
如果您的病情出现加重,或出现新的症状,如血尿、腰痛等,应立即就医,以排除并发症或病情进展的可能。医生会根据病情变化调整治疗方案,以控制病情进展。
8. 定期复查
膜性肾病患者需要定期复查,以监测病情变化和治疗效果。定期复查的项目包括尿常规、血常规、血生化、肾功能、免疫学检查等。定期复查有助于及时发现病情变化,调整治疗方案。
9. 合理饮食
膜性肾病患者需要合理饮食,以减轻肾脏负担,延缓病情进展。建议低盐、低蛋白、低脂、高维生素饮食,避免高钾、高磷食物。合理饮食有助于控制高血压、水肿、高脂血症等并发症,改善预后。
10. 心理支持
膜性肾病是一种慢性疾病,患者可能会出现焦虑、抑郁等心理问题。心理支持对于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和治疗依从性至关重要。建议患者保持积极乐观的心态,必要时可寻求心理咨询或心理治疗。
总结
对于膜性肾病患者来说,及时识别并就医是控制病情、延缓进展的关键。当您出现上述症状时,应及时就医,以便医生评估病情、调整治疗方案。同时,定期复查、积极配合医生的治疗、合理饮食和心理支持也是维护肾脏健康的重要措施。希望每位膜性肾病患者都能得到及时有效的治疗,改善生活质量,提高生存率。
王军涛
商丘市第一人民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