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直肠癌(Colorectal Cancer,CRC),作为全球范围内发病率和死亡率均较高的恶性肿瘤,长期以来对人类健康构成了巨大威胁。在结直肠癌的治疗过程中,围手术期治疗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本文将深入探讨结直肠癌围手术期治疗的相关知识,以帮助患者和医疗工作者更好地理解并实施这一治疗策略。
结直肠癌概述
结直肠癌起源于结肠或直肠的上皮细胞,是消化系统最常见的肿瘤之一。根据肿瘤的生物学特性和临床表现,结直肠癌可分为多种类型,其中以腺癌最为常见。结直肠癌的发病原因复杂,涉及遗传因素、环境因素、生活方式等多种因素的综合作用。
围手术期治疗的重要性
围手术期治疗是指在手术前(术前)和手术后(术后)进行的一系列治疗措施,旨在提高手术切除的成功率、减少复发风险以及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对于结直肠癌患者而言,围手术期治疗是提高治疗效果、延长生存期和改善生活质量的关键。
术前治疗
术前治疗的主要目的是缩小肿瘤体积,降低肿瘤分期,从而增加手术切除的可能性和安全性。术前治疗包括:
化疗
:通过使用细胞毒性药物来抑制肿瘤细胞的生长和繁殖,减少肿瘤体积,为手术切除创造条件。
放疗
:利用放射线破坏肿瘤细胞的DNA,抑制肿瘤细胞的生长和繁殖,同时减少对周围正常组织的损伤。
靶向治疗
:针对肿瘤细胞特有的分子标志物,使用特定的药物来阻断肿瘤细胞的生长信号,抑制肿瘤的发展。
免疫治疗
:通过激活或增强患者自身的免疫系统,识别并攻击肿瘤细胞,达到治疗目的。
术后治疗
术后治疗的主要目的是消灭可能残留的肿瘤细胞,减少复发风险,提高生存率。术后治疗包括:
辅助化疗
:手术后,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继续进行化疗,以消灭可能残留的肿瘤细胞,降低复发风险。
放疗
:对于部分高危患者,术后放疗可以帮助控制局部复发,提高局部控制率。
靶向治疗和免疫治疗
:根据肿瘤的分子特征和患者的免疫状态,选择合适的靶向治疗或免疫治疗药物,以提高治疗效果。
围手术期治疗的个体化
由于每个患者的具体情况不同,包括肿瘤的分期、分子特征、患者的年龄、基础疾病等,因此围手术期治疗需要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进行个体化制定。多学科团队(MDT)的合作在制定个体化治疗方案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结语
结直肠癌围手术期治疗是提高手术切除成功率、减少复发风险、改善患者生活质量的关键措施。通过术前治疗和术后治疗的综合应用,可以显著提高结直肠癌患者的治疗效果和生存质量。患者应在专业医疗团队的指导下,根据自身情况选择合适的围手术期治疗方案。
张锦燕
广西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