鼻咽癌放疗后定期复查与长期健康管理

2025-02-11 03:54:03       3303次阅读

鼻咽癌放疗后定期复查与长期健康管理

鼻咽癌是一种发生在鼻咽部的恶性肿瘤,发病率在全球范围内差异较大。在中国南方地区,鼻咽癌的发病率较高,因此也被称为“广东癌”。鼻咽癌的主要治疗手段之一是放射治疗(简称放疗)。放疗通过高能射线破坏癌细胞的DNA,从而达到消灭或抑制癌细胞生长的目的。然而,放疗在消灭癌细胞的同时,也会对正常组织造成一定的损伤。因此,放疗后的护理显得尤为重要。本文将详细介绍鼻咽癌放疗后的注意事项,帮助患者更好地康复。

放疗后的定期复查 放疗结束后,患者需要定期复查,以监测病情的变化。复查的时间间隔一般为:第1-3年,每3个月复查1次;第4-5年,每6个月复查1次;5年后,每年复查1次。复查的项目包括: (1)影像学检查:鼻咽部MRI或CT,了解鼻咽部及颈部淋巴结的情况; (2)EB病毒相关指标:血清EB病毒抗体、EB病毒DNA等,评估病情复发风险; (3)血常规、肝肾功能等实验室检查,监测放疗相关并发症; (4)鼻咽镜检查,观察鼻咽部黏膜情况。

放疗后的长期健康管理 (1)饮食调理:放疗后患者容易出现口腔黏膜炎、吞咽困难等,应选择易消化、营养丰富的食物,如瘦肉、鱼肉、蛋类、豆腐等。同时,要避免辛辣、硬物等刺激性食物,以免加重黏膜损伤。 (2)口腔护理:放疗后患者口腔黏膜屏障功能下降,容易发生感染。应每天刷牙2次,使用软毛牙刷,避免刷牙过猛。同时,可使用含氟漱口水,预防龋齿。 (3)鼻腔护理:放疗后患者鼻黏膜干燥,易出血。可使用生理盐水冲洗鼻腔,保持鼻腔湿润。避免用手挖鼻,以免损伤黏膜。 (4)心理调适:放疗后患者可能会出现焦虑、抑郁等情绪问题。应保持乐观心态,必要时可寻求心理咨询师的帮助。 (5)定期体检:除鼻咽癌相关检查外,还应定期进行全身体检,如心电图、胸片、腹部B超等,及时发现其他健康问题。

放疗后并发症的预防与处理 (1)放射性口腔黏膜炎:放疗后患者口腔黏膜充血、水肿,易发生溃疡。可使用生理盐水漱口,保持口腔清洁。必要时,可使用抗生素、消炎药物等治疗。 (2)放射性咽炎:放疗后患者咽部黏膜充血、水肿,易发生咽痛、吞咽困难。可使用消炎利咽药物,如金嗓子喉宝、西瓜霜含片等。同时,要避免食用过热、过硬的食物,以免刺激咽部。 (3)放射性皮肤炎:放疗后患者皮肤出现红斑、瘙痒、脱屑等。可使用抗生素软膏、激素软膏等外用药物,同时避免阳光暴晒,穿着宽松衣物,减少摩擦。 (4)放射性肺炎:部分患者放疗后会出现放射性肺炎,表现为咳嗽、气促等。应及时使用抗生素、激素等药物治疗,必要时给予氧疗。

总之,鼻咽癌放疗后患者需要做好定期复查和长期健康管理,以降低复发风险,提高生活质量。同时,要重视放疗后并发症的预防与处理,一旦出现异常情况,应及时就医,以免延误治疗。通过积极的康复治疗和健康管理,鼻咽癌患者可以获得更好的预后,重拾健康生活。

陆琼

昆山市中医医院

下一篇肠癌社区筛查的必要性
上一篇冠心病的治疗方案
联系我们/ABOUT US
  • 电话:010-87153955
  • 地址:北京市丰台区南方庄1号院安富大厦1416室
  • 电邮:mail@dzjkkp.org
扫一扫 关注我们

版权所有 © 北京大众健康科普促进会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18047971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60210513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