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直肠癌是全球范围内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其发病率和死亡率均居高不下。根据世界卫生组织(WHO)的数据,结直肠癌在全球癌症死亡原因中位列第四,每年有超过80万的死亡病例。了解结直肠癌的早期症状对于及时发现和治疗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将从疾病原理的角度,详细探讨结直肠癌的症状及其与直肠受累的关系。
结直肠癌的生长速度相对较慢,在其增大到足以引发症状之前,需要较长的时间。肿瘤的症状产生取决于其位置、类型、范围和是否出现并发症。结肠癌根据肿瘤发生的部位,可分为右半结肠癌和左半结肠癌。
右半结肠的口径较大,肠壁较薄,内容物主要为液体。因此,肠腔阻塞的发生相对较晚。右半结肠癌的出血多呈隐匿性,患者可能出现严重的疲劳和虚弱感,以及贫血症状。贫血是由于慢性出血导致红细胞损失所致,表现为皮肤苍白、头晕、乏力等症状。在某些情况下,肿瘤可能在出现其他症状之前就已长大到足以在腹壁触及的程度,通常无症状,只有在因其他原因进行结肠镜检查或横断面成像时才被发现。这种无症状的肿瘤生长可能导致延误诊断和治疗,从而影响预后。
与右半结肠不同,左半结肠的管腔较小,粪便呈半固体状。因此,左半结肠癌更早出现梗阻症状。该病的首发表现可能是部分性或完全性肠梗阻,伴有腹部绞痛。肠梗阻是由于肿瘤阻塞肠腔,导致肠内容物不能通过所致。腹部绞痛是由于肠蠕动增强,试图推动肠内容物通过阻塞部位所致。粪便可能呈细条状或混有血液。部分患者可能出现穿孔症状,通常累及腹壁(局部疼痛和压痛),很少出现弥漫性腹膜炎。腹膜炎是由于肠内容物泄漏到腹腔内,引发腹膜炎症所致。
直肠癌是结直肠癌的一种特殊类型,其最常见症状为大便带血。每当发生直肠出血时,即使有明显的痔疮或已知的憩室病,也必须排除共存的癌症。直肠癌患者可能会出现里急后重或排便不尽的感觉,这可能与癌肿累及直肠周围组织有关。里急后重是由于癌肿刺激直肠,导致频繁的排便冲动所致。排便不尽是由于癌肿阻塞肠腔,使粪便不能完全排出所致。当癌肿累及直肠周围时,疼痛较为常见。疼痛是由于癌肿侵犯周围神经所致。
除了上述症状外,一些患者可能首先出现转移性疾病的症状和体征,如肝肿大、腹水、锁骨上淋巴结肿大等。这些症状提示肿瘤已发生远处转移,预后相对较差。肝转移是结直肠癌最常见的远处转移部位,可引起肝功能异常、黄疸等症状。腹水是由于肿瘤侵犯腹膜,引起腹膜渗出所致。锁骨上淋巴结肿大是由于肿瘤细胞通过淋巴管转移到锁骨上淋巴结所致。
总之,结直肠癌的症状与其发生部位、类型、范围和并发症密切相关。了解这些症状有助于及时发现和治疗结直肠癌,提高患者的生存率和生活质量。一旦出现上述症状,应尽早就医,进行结肠镜检查和相关影像学检查,以便尽早明确诊断和治疗。结肠镜检查是诊断结直肠癌的金标准,可以直观观察肿瘤的形态、大小和范围,同时进行活检以明确病理类型。影像学检查如CT、MRI等可以评估肿瘤的侵犯范围和有无远处转移,指导治疗方案的制定。早期发现和治疗结直肠癌至关重要,可以显著提高患者的生存率和生活质量。因此,对于高危人群如有家族史、年龄大于50岁、有肠道炎症性疾病等,应定期进行结直肠癌筛查,以便及时发现和治疗。
郭真理
赣南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章贡院区
北京大众健康科普促进会
扫一扫 关注我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