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癌作为一种常见的恶性肿瘤,其治疗方法多样,包括手术、放疗、化疗等传统治疗方式。然而,介入治疗作为一种新兴的治疗手段,因其独特的优势,在肺癌治疗领域中逐渐占据重要地位。本文将详细探讨肺癌介入治疗的意义及其优势。
一、肺癌介入治疗的定义与原理
介入治疗,又称为微创治疗或导管治疗,是一种借助影像导引技术,将导管、导丝等器械送至患者体内病变区域,通过药物灌注或血管栓塞等方法,达到治疗目的的方法。在肺癌治疗中,介入治疗主要通过以下两种方式发挥作用:
药物灌注:通过导管将药物直接送至肺癌病灶区域的血管,使药物集中作用于肿瘤组织,提高局部药物浓度,增强治疗效果。
血管栓塞:通过导管将栓塞材料送至肺癌病灶区域的血管,阻断肿瘤的血供,使肿瘤组织缺血、缺氧,最终导致肿瘤坏死。
二、肺癌介入治疗的适应症
介入治疗适用于以下肺癌患者:
身体状况较差或年龄较大的患者:这类患者往往无法承受手术、放疗、化疗等创伤性较大的治疗方式,介入治疗因其微创、低风险的特点,成为这类患者的理想选择。
局部晚期肺癌患者:对于局部晚期肺癌患者,介入治疗可以作为手术、放疗、化疗的补充或替代手段,提高治疗效果,延长患者生存期。
多发性或转移性肺癌患者:对于多发性或转移性肺癌患者,介入治疗可以针对特定病灶进行局部治疗,减轻患者症状,提高生活质量。
三、肺癌介入治疗的优势
微创性:介入治疗通过皮肤微小切口或自然腔道进入患者体内,创伤小,术后恢复快,并发症少。
局部麻醉:介入治疗多采用局部麻醉,降低了麻醉风险,尤其适用于高龄、心肺功能不全的患者。
药物浓度高:介入治疗使药物直接作用于肿瘤组织,提高了局部药物浓度,增强了治疗效果。
副作用小:由于药物集中作用于肿瘤组织,减少了对正常组织的损伤,降低了药物副作用。
治疗灵活:介入治疗可以根据肿瘤的大小、位置、血供等特点,灵活选择治疗方式,提高治疗效果。
四、肺癌介入治疗的临床应用
肺癌术前辅助治疗:对于部分可手术切除的肺癌患者,术前进行介入治疗可以缩小肿瘤体积,降低手术难度,提高手术切除率。
肺癌术后辅助治疗:对于部分术后残留或复发的肺癌患者,介入治疗可以作为术后辅助治疗手段,提高治疗效果,延长生存期。
肺癌姑息治疗:对于晚期肺癌患者,介入治疗可以作为姑息治疗手段,减轻患者症状,提高生活质量。
五、总结
综上所述,肺癌介入治疗作为一种新兴的治疗手段,具有创伤小、疗效好、副作用少等优点,尤其适用于身体状况较差或年龄较大的患者。随着介入技术的发展和创新,相信肺癌介入治疗将在肺癌治疗领域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为更多肺癌患者带来福音。
麻天奇
辽宁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主院区
北京大众健康科普促进会
扫一扫 关注我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