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肾病(Diabetic Nephropathy, DN)是糖尿病(Diabetes Mellitus, DM)患者中最常见的微血管并发症之一。其病理特征为肾小球基底膜增厚、系膜细胞增生、基质增多以及肾小球硬化,最终可能导致肾衰竭。本文将详细阐述糖尿病肾病的临床表现和病理机制。
临床表现
蛋白尿
:糖尿病肾病最早的临床表现之一是微量白蛋白尿(Microalbuminuria)。随着病情进展,尿中白蛋白排泄量逐渐增多,最终发展为大量蛋白尿。蛋白尿的出现通常预示着肾功能已经受到损害。
水肿
:由于大量蛋白尿导致血浆蛋白减少,血浆胶体渗透压下降,水分从血管渗透到组织间隙,引起全身性水肿。此外,肾脏排泄能力下降也会导致钠水潴留,进一步加重水肿。
高血压
:糖尿病肾病患者常伴有高血压。高血压不仅加速肾病进展,还可能引起心脑血管并发症,增加患者的死亡风险。
肾功能衰竭
:随着病情发展,肾小球滤过率(GFR)逐渐下降,最终导致肾功能衰竭。肾功能衰竭期患者可能出现少尿、无尿、代谢性酸中毒、电解质紊乱、尿毒症等症状。
贫血
:慢性肾功能衰竭可导致肾脏分泌促红细胞生成素减少,引起肾性贫血。贫血会进一步加重患者的心力衰竭和脑缺氧,影响生活质量。
视网膜病变
:糖尿病肾病患者常伴有糖尿病视网膜病变。视网膜病变可进一步加重视力损害,增加失明风险。
病理机制
高血糖损伤
:长期高血糖可损伤肾小球内皮细胞和足细胞,导致肾小球基底膜增厚和系膜细胞增生。高血糖还可引起氧化应激和炎症反应,进一步损伤肾脏。
血流动力学改变
:糖尿病肾病患者肾小球内压增高,导致肾小球高滤过状态。这种血流动力学改变可加速肾小球硬化的进展。
代谢紊乱
:糖尿病肾病患者的糖代谢紊乱可导致细胞外基质异常沉积,进一步损伤肾脏。
遗传因素
:部分糖尿病肾病患者具有遗传易感性,这些患者更容易发生肾脏病变。
炎症反应
:糖尿病肾病患者肾组织中炎症因子表达增加,引起炎症反应,进一步损伤肾脏。
综上所述,糖尿病肾病的临床表现包括蛋白尿、水肿、高血压、肾功能衰竭、贫血和视网膜病变。其病理机制涉及高血糖损伤、血流动力学改变、代谢紊乱、遗传因素和炎症反应等多个方面。对于糖尿病患者,应定期检查尿蛋白和肾功能,早期发现并干预糖尿病肾病,以延缓病情进展,提高生活质量。
李忠
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南岗院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