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宫内膜癌是女性生殖系统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其发病率逐年上升,给女性健康带来了严重威胁。了解早期子宫内膜癌的筛查和预防措施对于降低发病率和提高患者生存率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将详细介绍子宫内膜癌的早期筛查和预防知识。
子宫内膜癌的定义和分类 子宫内膜癌发生于子宫内膜层,属于上皮性肿瘤。根据组织学类型,可分为内膜样腺癌、黏液性腺癌、浆液性腺癌、透明细胞癌等。其中,内膜样腺癌最为常见,约占70%-80%。
子宫内膜癌的高危因素 子宫内膜癌的发病与多种因素相关,常见的高危因素包括: (1) 肥胖:肥胖是子宫内膜癌的重要危险因素,与雌激素水平升高有关。 (2) 糖尿病:糖尿病患者胰岛素抵抗,增加雌激素水平,增加发病风险。 (3) 高血压:高血压患者体内雄激素水平升高,刺激内膜增生。 (4) 长期雌激素替代治疗:长期使用雌激素,缺乏孕激素拮抗,增加内膜癌风险。 (5) 初潮早、绝经晚:内膜长期受雌激素刺激,增加恶变风险。 (6) 遗传因素:具有家族史的女性发病风险增加。 (7) 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体内雄激素水平升高,刺激内膜增生。
子宫内膜癌的早期症状 早期子宫内膜癌症状较为隐匿,常见症状包括: (1) 异常阴道出血:如绝经后出血、月经量多、经期延长等。 (2) 阴道排液:可为血性或浆液性,伴有异味。 (3) 下腹不适:可表现为下腹隐痛、胀痛等。 (4) 体重增加:尤其是短期内体重明显增加。 若出现上述症状,应及时就医,排除子宫内膜癌可能。
子宫内膜癌的早期筛查 针对高危人群,可定期进行子宫内膜癌筛查,包括: (1) 妇科检查:观察宫颈、阴道有无异常,了解子宫大小、形态。 (2) 彩超检查:通过阴道超声检查子宫内膜厚度,观察有无占位性病变。 (3) 子宫内膜细胞学检查:通过宫颈管吸片或宫腔吸引,了解内膜细胞形态。 (4) 磁共振成像(MRI):评估肌层浸润情况,了解病变范围。 (5) 血清肿瘤标志物:如CA125、HE4等,可辅助诊断。
子宫内膜癌的预防措施 (1) 控制体重:减肥可降低雌激素水平,减少内膜癌风险。 (2) 合理饮食:低脂、高纤维饮食,限制高糖、高脂食物摄入。 (3) 适量运动:增加身体活动,提高胰岛素敏感性,降低糖尿病风险。 (4) 避免长期雌激素替代治疗:如确需使用,应在医生指导下合理应用。 (5) 定期体检:尤其是高危人群,应定期进行妇科检查和彩超筛查。 (6) 遗传咨询:有家族史的女性,可进行遗传咨询,评估风险,制定个体化预防方案。
总之,早期子宫内膜癌的筛查和预防对于降低发病率、提高生存率具有重要意义。女性应提高防癌意识,定期体检,发现异常症状及时就医,同时采取健康生活方式,降低发病风险。通过积极预防和筛查,有望减少子宫内膜癌对女性健康的危害。
何建
盐亭县肿瘤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