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直肠癌,作为全球范围内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其发病率和死亡率均居高不下。本文旨在对结直肠癌的治疗进行简要介绍,帮助患者及家属更好地了解疾病治疗的相关知识。
结直肠癌的发病机制
结直肠癌起源于结肠或直肠的黏膜上皮细胞,通常是由息肉演变而来。息肉是结肠或直肠黏膜上皮细胞的局部增生,其中一部分可能发展成恶性肿瘤。结直肠癌的发病与遗传、饮食习惯、吸烟、饮酒等多种因素有关。
结直肠癌的临床表现
结直肠癌早期症状较为隐匿,随着病情进展,可能出现腹痛、腹泻、便秘、便血等症状。当肿瘤侵犯周围组织或远处转移时,还可能出现消瘦、贫血、乏力等全身症状。
结直肠癌的诊断
结直肠癌的诊断主要依赖于结肠镜检查和病理活检。结肠镜检查可以直接观察结肠和直肠的黏膜情况,发现可疑病变后可进行活检,进一步明确诊断。此外,影像学检查如CT、MRI等也有助于评估肿瘤的侵犯范围和有无远处转移。
结直肠癌的治疗
手术治疗:手术切除是结直肠癌治疗的主要手段,包括根治性手术和姑息性手术。根治性手术旨在完全切除肿瘤,包括肿瘤所在肠段及周围淋巴结;姑息性手术则主要用于缓解梗阻、出血等症状。
放疗:对于部分直肠癌患者,术前放疗有助于缩小肿瘤、降低局部复发率。对于不能手术或术后复发的患者,放疗可作为辅助治疗手段。
化疗:化疗在结直肠癌治疗中具有重要作用。术前化疗(新辅助化疗)可缩小肿瘤,提高手术切除率;术后化疗(辅助化疗)可杀灭残留肿瘤细胞,降低复发率。对于晚期转移性结直肠癌,化疗是主要治疗手段。
靶向治疗:针对某些特定分子标志物(如KRAS、NRAS、BRAF等)阳性的结直肠癌患者,可采用相应的靶向药物进行治疗。
免疫治疗:近年来免疫治疗在结直肠癌领域取得了突破性进展。对于微卫星高度不稳定(MSI-H)或错配修复缺陷(dMMR)的结直肠癌患者,免疫检查点抑制剂(如PD-1/PD-L1抑制剂)可发挥较好的疗效。
结直肠癌的预后及随访
结直肠癌的预后与肿瘤分期、治疗方式、患者个体差异等多种因素相关。总体来说,早期结直肠癌的5年生存率可达90%以上,而晚期患者生存率则明显降低。结直肠癌患者术后需定期随访,监测肿瘤标志物、影像学检查等,及时发现复发和转移。
综上所述,结直肠癌的治疗需要综合手术、放疗、化疗等多种手段,针对不同患者的具体情况制定个体化治疗方案。随着医学技术的不断进步,结直肠癌的治疗效果有望进一步提高,为患者带来更好的生存获益。
吴复斌
牙克石市人民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