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肝癌(HCC)的防治领域取得了显著进展,尤其是在不可切除肝癌的治疗方面。作为全球第六大常见癌症和第三大癌症相关死因,肝癌的治疗一直是医学界关注的重点。本文将从免疫检查点抑制剂(ICI)与酪氨酸激酶抑制剂(TKI)联用的科学基础与临床应用角度,探讨肝癌防治的新策略。
一、肝癌的流行病学与治疗现状 肝癌是全球范围内的常见恶性肿瘤,其中肝细胞癌(HCC)占肝癌的大部分。根据世界卫生组织的数据,全球每年约有70万例新发肝癌病例,其中HCC占80%以上。对于不可切除HCC患者,传统的治疗手段主要包括索拉非尼和仑伐替尼等TKI类药物。这些药物通过抑制肿瘤细胞的信号传导通路,从而抑制肿瘤生长和血管生成。然而,由于肿瘤的异质性和耐药性问题,TKI单药治疗的疗效有限。
二、免疫检查点抑制剂的作用机制 免疫检查点抑制剂(ICI)是一种新型的抗肿瘤药物,其主要作用机制是通过阻断肿瘤细胞逃避免疫系统监控的途径,恢复机体的抗肿瘤免疫应答。PD-1/PD-L1信号通路是ICI的主要靶点之一。PD-1是T细胞表面的一种免疫检查点分子,而PD-L1则是肿瘤细胞表面的一种配体。当PD-1与PD-L1结合时,会抑制T细胞的活性,使肿瘤细胞得以逃避免疫监视。ICI通过阻断PD-1/PD-L1相互作用,解除T细胞的抑制状态,增强机体的抗肿瘤免疫应答。
三、ICI与TKI联用的理论基础 近年来,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ICI与TKI联用在肝癌治疗中具有潜在的治疗潜力。其理论基础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 ICI与TKI具有协同增效的作用:TKI可以增加肿瘤细胞的免疫原性,使其更容易被免疫系统识别和攻击;而ICI可以解除T细胞的抑制状态,增强机体的抗肿瘤免疫应答。两者联用可以发挥协同增效的作用,提高治疗效果。 2. ICI与TKI可以克服肿瘤的异质性和耐药性:肿瘤细胞的异质性和耐药性是导致单药治疗失败的主要原因。ICI与TKI联用可以同时针对肿瘤细胞的不同靶点,降低肿瘤的异质性和耐药性,提高治疗效果。 3. ICI与TKI联用可以降低药物的毒副作用:TKI单药治疗往往伴随着较大的毒副作用,限制了其临床应用。而ICI与TKI联用可以降低药物的毒副作用,提高患者的耐受性和依从性。
四、ICI与TKI联用的临床应用 近年来,多项临床研究证实了ICI与TKI联用在肝癌治疗中的疗效和安全性。例如,在一项多中心、随机对照的III期临床研究中,仑伐替尼联合抗PD-1抗体治疗不可切除HCC患者,与仑伐替尼单药治疗相比,显著提高了患者的客观缓解率(ORR)和无进展生存期(PFS)。此外,一项多中心、开放标签的II期临床研究也证实了仑伐替尼联合抗PD-1抗体治疗不可切除HCC患者的疗效和安全性。这些研究为ICI与TKI联用在肝癌治疗中的应用提供了有力的临床证据。
五、总结与展望 综上所述,免疫检查点抑制剂(ICI)与酪氨酸激酶抑制剂(TKI)联用在肝癌防治领域展现出巨大的治疗潜力。其理论基础主要体现在协同增效、克服肿瘤异质性和耐药性以及降低毒副作用等方面。随着更多临床研究的开展和深入,ICI与TKI联用的科学基础和临床应用将进一步得到验证和完善,有望为肝癌患者带来更加有效的治疗选择。
参考文献: [1] Llovet JM, Ricci S, Mazzaferro V, et al. Sorafenib in advanced hepatocellular carcinoma. N Engl J Med, 2008, 359(4): 378-390. [2] Kudo M, Finn RS, Qin S, et al. Lenvatinib versus sorafenib in first-line treatment of unresectable hepatocellular carcinoma: a randomised phase 3 non-inferiority trial. Lancet, 2018, 391(10126): 1163-1173. [3] El-Khoueiry AB, Sangro B, Yau T, et al. Nivolumab in patients with advanced hepatocellular carcinoma (CheckMate 040): an open-label
陈鹏
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郑东院区
北京大众健康科普促进会
扫一扫 关注我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