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肠癌,包括结肠癌和直肠癌,是我国恶性肿瘤中发病率和死亡率均居高不下的疾病之一。据最新统计,我国每年因大肠癌死亡的人数达到6至9万,新发病人数则在13至16万之间。更令人担忧的是,大肠癌的发病人数逐年上升,发病年龄也呈现年轻化趋势。因此,了解大肠癌的早期警示信号,对于预防和早期发现大肠癌具有重要意义。
大肠癌的发病机制
大肠癌的发展是一个多因素、多步骤的过程。遗传因素、生活方式、环境因素等都可能与大肠癌的发生有关。其中,遗传因素在大肠癌的发病中起着重要作用,有家族史的人群发病风险更高。长期高脂、高蛋白、低纤维的饮食,缺乏运动,肥胖和吸烟等不良生活习惯也会增加大肠癌的发病风险。此外,肠道慢性炎症,如溃疡性结肠炎和克罗恩病,也是大肠癌的高危因素。
大肠癌的早期警示信号
排便习惯的变化是大肠癌早期最常见的警示信号之一。这种变化可能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排便频率的改变
:如腹泻或便秘的频繁发生,或者两者交替出现。这可能是由于肿瘤对肠道的压迫或刺激,导致肠道蠕动异常所致。如果这种改变持续2周以上,应引起重视,及时就医。
粪便形状的改变
:如粪便变细、变扁或带有凹槽。这可能是由于肿瘤占据肠道空间,导致粪便通过肿瘤时被挤压变形。如果出现这种情况,应尽早进行肠镜检查。
排便感觉的改变
:如排便不尽感或需要用力排便。这可能是由于肿瘤对肠道的压迫,导致排便困难。如果这种症状持续存在,应引起重视。
便血
:粪便中带血,可能是鲜红色或暗红色,有时可能与粪便混合,不易察觉。便血是大肠癌的重要警示信号,可能是由于肿瘤表面破溃出血所致。如果出现便血,应尽早就医,排除大肠癌的可能。
除了排便习惯的变化,大肠癌还可能伴有以下症状:
腹痛或腹部不适
:可能表现为隐痛、绞痛或持续性疼痛。这可能是由于肿瘤对肠道的压迫或刺激,导致肠道痉挛或炎症所致。如果腹痛持续不缓解,应尽早就医。
体重下降
:在没有明显原因的情况下体重明显减轻。这可能是由于肿瘤消耗身体资源,导致营养不良所致。如果体重突然下降,应引起重视。
贫血
:由于慢性出血导致。大肠癌患者可能出现慢性失血,导致贫血。如果出现贫血症状,如乏力、头晕等,应尽早就医。
疲劳感
:由于贫血或肿瘤消耗身体资源所致。如果出现持续的疲劳感,应引起重视。
大肠癌的预防
预防大肠癌的关键在于健康的生活方式和定期的体检。以下是一些预防措施:
健康饮食
:增加膳食纤维的摄入,减少红肉和加工肉类的摄入,多吃新鲜蔬菜和水果。高纤维饮食有助于促进肠道蠕动,减少致癌物质在肠道内的停留时间。同时,新鲜蔬菜和水果中富含抗氧化剂,有助于减少氧化应激,降低癌症风险。
适量运动
:每周至少进行150分钟的中等强度运动,如快走、游泳或骑自行车。适量运动有助于控制体重,增强免疫力,降低癌症风险。
控制体重
:避免肥胖,保持健康的体重。肥胖是多种癌症的危险因素,包括大肠癌。保持健康的体重有助于降低癌症风险。
戒烟限酒
:烟草和过量饮酒都是大肠癌的危险因素。戒烟和限酒有助于降低癌症风险。
定期体检
:40岁以上的人群应特别关注自己的排便情况,并建议每5年进行一次肠镜检查。肠镜检查是发现早期大肠癌的有效手段,可以发现肠道内的息肉和肿瘤,及时进行干预。
大肠癌的筛查
大肠癌的筛查方法主要有以下几种:
粪便隐血试验
:通过检测粪便中的隐血来判断肠道是否有出血。粪便隐血试验是一种简便、无创的筛查方法,但敏感性和特异性较低,需要与其他筛查方法联合使用。
粪便DNA检测
:通过检测粪便中的肿瘤DNA来判断肠道是否有肿瘤。粪便DNA检测是一种新兴的筛查方法,具有较高的敏感性和特异性,但价格较高。
影像学检查
:包括腹部CT、MRI等,可以发现肠道外的肿瘤和转移。影像学检查是大肠癌诊断的重要手段,但对早期大肠癌的检出率较低。
内镜检查
:包括结肠镜、乙状结肠镜等,可以直接观察肠道内的病变,是目前发现早期大肠癌的最有效手段。结肠镜检查可以发现肠道内的息肉和肿瘤,及时进行
冯振宁
河北医科大学第四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