胆管癌,作为一种起源于胆管上皮细胞的恶性肿瘤,其发病率不高,但预后较差,五年生存率低。近年来,分子生物学技术的飞速发展,使得FGFR(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受体)突变在胆管癌中的研究逐步深入,为胆管癌的精准治疗提供了新的方向。
FGFR突变与胆管癌的关系
FGFR是一类细胞表面受体,它通过结合相应的配体激活下游信号通路,参与细胞增殖、分化和存活等生物学过程。FGFR基因突变或异常激活,会导致肿瘤细胞的增殖失控,进而促进肿瘤的发生和发展。在胆管癌中,FGFR突变是一种常见的分子改变,尤其在肝内胆管癌中,FGFR突变的发生率高达10%-20%。
FGFR突变与胆管癌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研究表明,FGFR突变的胆管癌细胞具有更高的侵袭性和转移性,导致患者预后更差。此外,FGFR突变还可能与肿瘤的耐药性相关,影响胆管癌患者的治疗响应和生存期。因此,深入研究FGFR突变在胆管癌中的作用机制,对于胆管癌的诊断、预后评估和精准治疗具有重要意义。
FGFR突变胆管癌的治疗策略
靶向治疗
FGFR基因突变的发现,为胆管癌患者提供了新的治疗选择。针对FGFR突变的靶向治疗,主要通过抑制FGFR的活性,阻断其下游信号通路,从而抑制肿瘤细胞的增殖。目前已有多款FGFR抑制剂进入临床试验阶段,如Pemigatinib、Infigratinib等,初步结果显示对FGFR突变胆管癌患者具有良好的疗效和耐受性。
Pemigatinib是一种口服的FGFR1-3选择性小分子抑制剂,其Ⅱ期临床试验结果显示,对于FGFR2融合突变的胆管癌患者,Pemigatinib单药治疗的客观缓解率(ORR)可达35.5%,疾病控制率(DCR)可达82%,中位无进展生存期(PFS)可达9.1个月,显示出良好的疗效和耐受性。2020年4月,Pemigatinib获得美国FDA加速批准上市,成为全球首个针对FGFR突变胆管癌的靶向治疗药物。
Infigratinib是一种FGFR1-3的小分子抑制剂,其Ⅰ/Ⅱ期临床试验结果显示,对于FGFR2融合突变的胆管癌患者,Infigratinib单药治疗的ORR可达23.1%,DCR可达73%,中位PFS可达6.8个月,显示出较好的疗效和耐受性。目前Infigratinib已进入Ⅲ期临床试验阶段,有望为FGFR突变胆管癌患者带来更多的治疗选择。
免疫治疗
除了靶向治疗外,免疫治疗也是胆管癌治疗的重要方向。FGFR突变可能与肿瘤微环境的免疫逃逸有关,因此,针对FGFR突变胆管癌患者的免疫治疗,有望通过激活机体的免疫系统,增强对肿瘤的免疫监视和杀伤作用。目前已有多项免疫治疗药物联合FGFR抑制剂的临床试验正在进行,以期进一步提高治疗效果。
例如,PD-1/PD-L1抑制剂是近年来肿瘤免疫治疗的热点,已在多个瘤种中显示出良好的疗效。研究发现,FGFR突变胆管癌患者的肿瘤微环境中,PD-L1的表达水平较高,提示PD-1/PD-L1抑制剂可能在FGFR突变胆管癌中具有治疗潜力。目前正在开展多项PD-1/PD-L1抑制剂联合FGFR抑制剂的临床试验,如Pemigatinib联合PD-1抑制剂Atezolizumab的Ⅱ期临床试验,Infigratinib联合PD-L1抑制剂Durvalumab的Ⅰ/Ⅱ期临床试验等,初步结果显示联合治疗具有良好的疗效和安全性,有望为FGFR突变胆管癌患者带来新的治疗希望。
化疗
对于FGFR突变胆管癌患者,化疗仍是重要的治疗手段。常用的化疗药物包括吉西他滨、顺铂等,可以与FGFR抑制剂联合使用,以提高治疗效果。此外,针对FGFR突变胆管癌患者的个体化化疗方案,也是未来研究的方向之一。
近年来,多项研究探索了FGFR抑制剂联合化疗的疗效和安全性。例如,一项Ⅱ期临床试验研究了Pemigatinib联合吉西他滨/顺铂的疗效和安全性,结果显示联合治疗组的ORR可达42%,DCR可达86%
崔雪晴
郑州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本部
北京大众健康科普促进会
扫一扫 关注我们
